西山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西山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 0 1 8 成绩  美编王丽娜/制图  


  过去一年,西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12345”的政府工作着力点,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紧紧抓住土地资源、产业聚集、项目支撑三个要素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发展空间明显拓展。编制完成《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西山分区大纲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重点片区、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滇池西岸大健康产业核心示范区蓄势待发,城市更新改造稳步推进。

  “5+X”新经济增长极逐步成形。文产企业营业收入达63.33亿元,旅游总收入达288.29亿元。大健康产业发展初具成效,工业转型步伐稳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精品化、品牌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激活释放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招商选资三个发展动能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制定实施经济持续健康跨越发展56条措施;“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全面推进,“智慧政务”与实体政务加速融合衔接,初步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五级联通。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企业数和区级专利资助资金成倍增长,青年创业园成功孵化创业项目79个,营业额达1.5亿元。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招商选资。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03.6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4亿美元,为西山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网格管理、主动服务三个关键环节

  人居品质显著提升

  做实基础设施建设。打通9条断头路,完成34项道路新建及综合整治工程。新增近5000个停车泊位,交通环境持续改善。

  做精城市管理工作。创新城市管理服务西山模式,建立“1+5+X”五进网格机制。建成“智慧西山”指挥中心,整合网格化监督和鹰眼视频监控,实现市容环境、大气污染防治、河道治理、建筑工地全方位监管。

  创优美好生活环境。圆满完成创文、创卫、创园年度工作任务,完成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提升人居环境工程—宜居微改造”。

  全力攻坚滇池治理、生态修复、蓝天保卫三个环保战役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全力攻坚滇池治理。河(湖)长制深入落实,河道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明显。

  全力攻坚生态修复。完成4182亩关停矿山及其他采区治理修复,在全市率先组建生态文明综合巡查队,建成生态保护巡查鹰眼监察平台,严打破坏生态违法行为,查处154起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案件。

  全力攻坚“蓝天保卫战”。强化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实现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5%,为2012年执行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

  着力抓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三个民生重点

  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5%以内,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回迁安置房65万平方米。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投入教育资金10.27亿元。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率达60%。实施基层特色文化项目49个。

  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首创“一支队伍执法”工作机制,推进18个“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实施城中村、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9万余个。社会治安“雪亮工程”深入推进,打掉一批涉黑涉恶团伙,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9.77%。统计、粮食、气象、档案、地方志、外事、台湾事务、妇女儿童、科普、侨务、助残、红十字等事业健康发展。

  西山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结构、生态环境、人居品质、民生事业、社会环境高质量发展。

  2019目标

  聚力提质增效,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狠抓项目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深化改革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攻坚生态治理,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提升人居品质,夯实高质量发展载体

  倾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守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聚力提质增效 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打造楼宇总部经济发展平台。基于“两横两纵”楼宇总部经济相对成熟区域,完善产业链条,挖掘市场潜力。 

  打造健康文旅产业发展平台。全力推动草海片区、滇池西岸片区、团结片区开发建设。

  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平台。优化“六大商贸集聚圈”产业结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打造工业产业转型发展平台。坚持生态优先,统筹产业发展,构建一批专业协作、体系完整的高质量产业链条。

  狠抓项目建设 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项目储备和管理服务。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

  着力抓好招商选资。全力实施“四大平台”招商和项目招商,着力扩大开放水平,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经济战略。

  深化改革创新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准入、社会治理、环保执法等领域改革,推出一批关注度高、社会期盼的改革措施,扩大改革受惠面。

  增强创新发展驱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攻坚生态治理 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攻坚水环境治理。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实施控源截污“五项重点基础工程”,进一步提升河道管理智慧化、信息化水平。

  筑牢森林绿色屏障。确保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提升,攻坚“五采区”生态修复,整合森林防火、生态巡查监管巡查人员及生态保护鹰眼系统等措施,保持高压态势。

  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打好环境保护“十大攻坚战”,深入开展“蓝天”保护行动,深入开展“净土”保护行动。

  提升人居品质 夯实高质量发展载体

  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完善路网系统,保障轨道交通建设顺利推进,实施“四类城市形象提升重点工程”。

  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市网格化治理全覆盖。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全覆盖,引导高原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加速融合。

  倾力保障改善民生 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三名”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稳步推进“健康西山”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打造医美行业区域特色品牌。

  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办好“西山睡美人”文化艺术节等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严守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

  坚决筑牢安全生产稳固防线。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实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十项重点工程。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建设政治坚定、公信法治、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提升政府公职人员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不断严肃党风政风,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有力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新的目标已经清晰,新的一年,西山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活力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记者姚丹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