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馬克思主義與法治中國”全國學術研討會召開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孫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基礎理論”為主題的第二屆“馬克思主義與法治中國”全國學術研討會2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關涉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深入探討,推進學術研究和實踐探索。

第二屆“馬克思主義與法治中國”全國學術研討會召開

會議現場 人民網孫競攝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胡明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需要不斷回到馬克思主義,從科學社會主義豐富的理論和實踐中汲取智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

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研究中應當處理好五對矛盾關系,即法的階級性和社會性、人治與法治、法治和政治、法治與德治、權利與義務。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景文教授指出,處理好這五對矛盾關系需要兼顧兩點論與重點論,吸取過去在學術研究和實踐中過於強調矛盾雙方斗爭性的教訓,不能隻強調一面,而忽視另一面,但也不能陷入庸俗的平衡論。

“中國已經大規模地進入都市社會,都市社會擴展和深化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由此產生的都市公共空間、賽博空間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新問題,城市權和空間正義亟待重視。”《哲學動態》副編審強乃社強調。

馬克思主義的人權觀是歷史性的、辯証發展的,不是絕對抽象的、永恆超然於現實之外的東西。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藺慶春說,“我們國家所做的很多工作,服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對人權在現實層面更根本的維護、實現,而不只是一種純粹觀念對觀念的理論批判。隻有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在自我與他者的交往中,人權的價值追求,或者人的權利的內在屬性才能彰顯出來。”

據悉,會議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和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基地承辦。來自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學刊媒體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責編:孫競、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