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要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法治保障很關鍵。當前,農村個人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農民工欠薪時有發生,一年辛苦到頭卻流汗又流淚﹔假劣農資魚目混珠,不法商販昧著良心坑農害農……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關系著脫貧攻堅的“含金量”。
必須重視脫貧攻堅中存在的法治問題,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助力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
——編 者
為農民工追討欠薪,免費!
本報記者 魏哲哲
2月4日,四川綿陽平武縣9名農民工終於討到了說法:包工頭當天支付了部分拖欠工資。原來,2017年,劉某某等9人跟隨包工頭田某到青海打工,雙方口頭約定工程項目結束后支付勞動報酬2.5萬余元。可項目完工后,田某就開始耍賴。
“他不接電話,不回消息,連人都躲出去了。”這筆工資,劉某某等人一要就是兩年多時間。“什麼路子都走了,實在沒辦法,隻好找法律援助碰碰運氣。”今年元旦剛過,9名當事人來到平武縣南壩鎮法律援助工作站咨詢求助。
“他們都是一個縣的,所以沒簽合同,只是口頭約定,也沒有結算憑據,沒有任何其他相關証據能証明到底欠了多少工資。”承辦律師呂建說,這樣的案子很普遍,農民工缺少証據意識,工資都是口頭約定,也沒有保留相關証據,如果告到法院,現有情況很可能得不到法院支持。
“其中一名當事人王某與田某是親戚,我們嘗試讓他打電話給田某,並做好電話錄音。”呂建說,在雙方交談中,田某終於承認了拖欠勞動報酬的事實。至此,案子有了初步証據支持,9名農民工順利在法院立案起訴。
一開始,田某並不配合,覺得對方拿不出証據,自己就沒有責任。呂建和法官反復做工作:“你以后承包工程還要繼續找工人吧,拖欠工資,誰還願意跟你干呢?再說了,每年過年都有人上門要工錢,這家裡人得多鬧心啊。”
經過法援律師、法官的努力,田某終於承認了拖欠勞動報酬的事實和金額,並達成調解協議:田某當場支付勞動報酬1.12萬元,剩余部分在年底前一次性付清。案件順利調解結案。
當下,務工工資是很多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1599人,同比上升10.6%﹔檢察環節為農民工追繳工資2.5億元。司法部多次印發通知強調,要引導農民工優先通過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網絡平台進行法律咨詢和申請法律援助,對於到窗口申請辦理欠薪案件的,一律免於審查經濟困難條件,並開通綠色通道,做到當日申請、當日受理。
“隨著各項保障不斷加強,農民工欠薪問題有了很大好轉。但實踐中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規避手段,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四川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處長蔣興清說,按照規定,農民工工資應直接打到其個人銀行卡上,但一些包工頭卻以各種理由將農民工的銀行卡和身份証收集上來,逃避監管。“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通過動員用工企業公示工資等方式,避免包工頭隨意克扣農民工工資。”蔣興清說。
假劣農資坑農害農,嚴打!
本報記者 張 璁
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對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現實中卻存在一些不法分子置國家利益、農民利益於不顧,兜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
不久前,浙江台州和溫嶺市縣兩級警方搗毀了一個生產、銷售偽劣肥料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涉案偽劣肥料達6萬余噸,涉案金額約1.5億元,產品銷售區域涉及多地。
種糧大戶老葉就是這些偽劣化肥的受害者。2019年5月31日,老葉經人介紹到某酒店參加帶免費午餐的肥料推薦會。現場主持人極力推銷某生物工程公司生產的新型生物菌肥,聲稱該肥料包含植物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不論種什麼作物都可以用,肥料裡還包含大量有益生物菌,能夠改良土壤、降解農藥殘留、增強植物抗性、抑制有害微生物及病菌、提高肥效、提高作物品質、增產增收。這讓老葉有點動心。主持人趁熱打鐵,宣稱當天購買還能買二送一、送貨上門,並且可以和農戶簽協議保証肥料效果。這下老葉不再猶豫,一下子訂購了30包共1200公斤,一共花了3000元。
老葉回家后在10多畝地上施下該肥料,過了一段時間卻發現好像沒什麼效果,禾苗原來長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為防歉收,老葉又補施了其他肥料。
覺得受騙的老葉決定報警。警方調查后發現,上當的不止老葉,已經陸續有農戶舉報該肥料的問題。同時,經權威機構鑒定,確定該公司生產的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總數不符合產品標識,屬於偽劣產品。2019年8月22日,台州警方集中收網抓捕,成功偵破該起特大跨省生產、銷售偽劣肥料案件。
經初步查証,為牟取暴利,自2018年7月起,羅某等人就冒用河北滄州一家公司的登記証號違規生產偽劣有機肥料。此外,羅某等人還發展銷售經理在全國各地直銷肥料,組織農戶到當地酒店聚餐並在會場中演講促銷。
春耕是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春耕護農工作。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局長呂武欽表示,各地公安機關突出種子、農藥、化肥3類春耕急需必備物資,嚴厲打擊套牌生產、侵權假冒、非法添加、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等4類突出犯罪行為,“要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
司法救助貧困家庭,暖心!
本報記者 劉新吾
4月20日,重慶市南川區部分年級開學復課,1萬余名學生回到校園,其中就有陳某。“回到校園的感覺真好!”久違的校園生活,讓她很開心。
陳某能順利上學,離不開南川區檢察院開展的一次司法救助。2018年,南川區檢察院檢察官吳登峰承辦了一起刑事案件,案件的受害人陳某是未成年人,按照規定,他走訪了陳某的家庭。
“陳某家在農村,家裡很困難。”吳登峰說,陳某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基本沒有勞動能力,父親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勞動能力有限,全家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僅靠低保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
“按照最高檢的規定,像陳某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申請國家司法救助。”吳登峰說,可這一家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司法救助,更別說主動申請了。為此,吳登峰找到陳某父親,詳細講解司法救助的相關政策規定,還代擬了司法救助申請書,由陳某父親簽字確認。
為了確定司法救助的標准,吳登峰多次與村委會、民政部門、人社部門溝通協調,調取資料。最終,檢察機關綜合考慮陳某的家庭經濟狀況以及陳某學習生活所需的合理費用,為她申請了4.2萬元的司法救助金。
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這筆司法救助金很快到位,但如何用好這筆救助金,確保真正用於陳某的學習生活,檢察機關想了不少辦法。“我們考慮到陳某家庭的實際情況,決定採用第三方代管的方式保障這筆司法救助金使用到位。”吳登峰說,司法救助金分成兩部分,3.2萬元用於陳某讀書學習生活支出,由陳某就讀的學校代管,檢察院、教委等單位負責監督,剩余部分交給陳某父親,用於家庭生活。
近年來,檢察機關不斷強化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提高民生司法保障工作水平。2019年,最高檢、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關於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大司法過程中對貧困當事人的救助工作力度,並明確了貧困線索移送和處理、救助線索移送和辦理、救助資金保障和使用、多元化幫扶、聯席會議制度等內容。一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對3800余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刑事被害人發放救助金4500余萬元,同比均上升15%。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30日 19 版)
(責編:關喜艷、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