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2018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已于1月31日晚正式截止报名。报名结束后,大赛组委会收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全美古典音乐业界最资深的、已创办过百年的杂志Musical America Worldwide在其网站上发布了“2018全球顶尖音乐赛事指南”,共有72个国际赛事入选,涵盖钢琴、小提琴、室内乐、指挥、声乐、管乐等多个门类,其中不乏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古斯塔夫·马勒指挥比赛、BBC卡迪夫声乐大赛、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等国际顶尖大赛,而“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这个中国籍的国际专业小提琴赛事也位列其中,成为了国际音乐大赛中的“中国制造”,为中国音乐界有效提升了国际话语权。

北京晨报

国际评委在首届比赛现场。

北京晨报

首届比赛第一名、日本选手木岛真优在决赛中。

北京晨报

首届比赛第六名、中国选手柳鸣与指挥大师、纽约爱乐乐团新任总监梵志登在获奖音乐会上。

“中国制造”

为中国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留声

作为一个新生的赛事,首届斯特恩比赛凭借着其高难度、全方位的赛制,一流的评委阵容和选手水准,公平公正的评选过程,跻身国际顶尖赛事之列。比赛也在其创立之初将“不忘初心”为指向,致力于发扬中国音乐,将演奏中国作品作为固定比赛环节,以参赛的乐坛新生力量为载体,让中国音乐被更多地喜欢、被演奏,让中国作品通过这些海外传播者们走得更远,以更积极的形式在全球广为流传。为中国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中留声,让“中国制造”彰显大国实力,为中国音乐界提升国际话语权。

本届比赛自去年9月9日起面向全球接受报名以来,共收到33个国家与地区174名选手的报名,其中海外报名选手122人,中国报名选手52人,海外报名选手占总数的70.1%;相较首届比赛,报名总人数同比增长48.7%,海外报名选手人数同比增长64.9%,国家与地区总数同比增长27%。本届比赛报名情况出现跳跃式增长的现象,印证了首届比赛的成功举办在国际音乐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国门向全球敞开,越来越多的本土音乐家从中国、从上海起航,吸收各国优秀音乐文化养料,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众多来自全球的名家名团也将上海作为亚洲演出的重要一站,满足人民群众对经典音乐的渴求和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中国的音乐力量也迅速成长、崛起,走出去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借音符展现中国风采。这片土地上的音乐土壤在滋养中发生变化,城市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首届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以专业的赛制、权威的评委、公正的评选、规范的赛程、出色的选手,和鲜明的特色,引起了国际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使得本届比赛在报名阶段,各国选手趋之若鹜,报名人数出现跳跃式增长。

风云际会

各国名校音乐高手报名参赛角力

从报名选手的材料分析,继首届比赛亮出名片之后,本届比赛报名选手大多出自各国音乐名校。经统计,超过半数来自海外的报名选手具有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曼尼斯音乐学院、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汉堡音乐和戏剧学院等国际顶级音乐院校学习背景;九成以上的报名选手已获得过国内外各顶尖音乐赛事奖项,其中包括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国际顶尖赛事。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有半数以上的报名选手师从于国际著名小提琴大师或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如伊扎克·帕尔曼、平查斯·祖克曼、伊夫利·吉特里斯、宓多里、伊达·韩黛尔、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吉尔·沙汉姆、原田幸一郎、金南润、皮埃尔·阿莫雅等。而且,大多数选手已拥有耀眼的专业履历,有的甚至已在国际舞台上展开职业音乐生涯。毫无疑问,本届比赛选手实力有望达到同类顶级赛事水准,可以预见,8月的比赛角逐也将更加激烈精彩。

为了给更多优秀的青年演奏家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本届比赛的报名年龄从上届的18至32岁扩展到16至32岁。而从本届报名数据中也不难发现,参赛者出现了向年轻化发展的倾向,其中,65%的选手小于25周岁,这些选手中小于20周岁的选手又占到了67.6%,数量较首届比赛同比增长64.3%。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比赛组委会主任余隆表示,要具备“当好国家队,踢好世界杯”意识,努力打造比赛的专业性、国际性和权威性,不断提升比赛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演奏家来上海一展才华;将比赛办出新内涵、新特色、新亮点、新水准,为国际音乐舞台和音乐事业的发展,发现、培育和推出音乐新人,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集聚更多音乐人才,助力中国音乐界提升国际话语权。

“中国基因”

参赛外国选手主动学习中国作品

第一届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首次将《梁祝》纳入必选参赛曲目,并专门为中国作品设立了演绎奖。在比赛期间人们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外国选手都非常认真地学习和准备这首中国作品,而一位韩国选手更是为此寻根溯源,专门去探究了《梁祝》与中国戏曲的关系。组委会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外国选手深入到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当中,而这些古典音乐世界的未来,在他们日后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演奏家时,他们天然就带着“中国基因”,会更加自然主动地向世界推介中国作品,“借船出海”,这个方法更显出它的高妙之处。

多年来,余隆作为指挥家一直都苦于能够拿得出手,向世界推出的中国大作品少而又少,“难为无米之炊”,借着《梁祝》在第一届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的成功,组委会又将与上海交响乐团、北京国际音乐节、墨尔本交响乐团、图卢兹国立管弦乐团和新泽西交响乐团联合委约陈其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列为今年的比赛曲目。这首作品去年10月底已经由俄罗斯小提琴大师文格洛夫在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世界首演,赢得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赞赏。从中国经典到陈其钢,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中国作品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和现在的延续,更是一次理念上的飞跃,未来的国际乐坛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提琴演奏家演奏着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而不仅仅是《梁祝》,或者是拿着克莱斯勒的小品《中国花鼓》返场,讨好一下中国观众。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

链接

关于艾萨克·斯特恩

1979年,中美两国刚建交不久,美国著名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首次访华。除音乐会外,斯特恩还造访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细致入微地指点中国学生。而对新人的指导、栽培和提携,也铸就了艾萨克·斯特恩半个多世纪的辉煌。为了纪念他,由上海交响乐团创办的国际小提琴比赛沿用了“艾萨克·斯特恩”之名。

首届比赛于2016年9月2日落下帷幕,全程历时长达3周,共计25场次,现场赛事时长近80小时,创下同类国际顶尖赛事的新纪录。比赛拥有13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家、教育家所组成的权威评委阵容,更邀请到众多知名艺术家以及上海交响乐团的逾百位演奏员与选手同台合作,更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大顶级音乐院校的140多位报名者。首办即大获成功的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已然拥有国际顶尖赛事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