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研究驶入快车道 “中国声音”日渐响亮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本报记者 沈湫莎

  拥有两个北极科考站、每年进行一次北极考察、积极参与各项北极研究计划……日前在沪举行的国际北极科学研讨会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北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杨惠根表示,在日益升温的北极研究中,“中国声音”日渐响亮。

  他强调,在加快自然科研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研究。建议借助国家南北极科技馆、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北极星全球气候变化实验观象台等科普设施,激发公众对极地的关注和兴趣,在传递极地之美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其敏感和脆弱。

  北极热了,北半球冷了

  这个冬季,北美上演真实版“流浪地球”——数十年一遇的低温和暴雪再次刷新欧美多国对于极寒天气的认知。即使身在上海,今年的“倒春寒”也似乎给人以更甚以往的感觉。而这一切,很可能与北极这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有关。

  “北极热了,北半球冷了。”专注北极问题研究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用“北极涛动”解释北半球的异常寒冷。他说,北极气温的上升是全球平均升温速度的两倍,其上空因此而形成高压,冷空气就顺着气压流到低纬度地区,这就好比“有人在北极打开了冰箱门”。

  北极的变化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然而北极变化太快,我们知道得太少。研讨会上,国际北极科学技术委员会执行秘书艾伦介绍了该委员会正在实施的“五年战略计划”,核心任务是打造一个北极研究共同体,促进和提升前沿跨学科研究,确保知识的交流共享。截至目前,已有27个国家的700余名科学家响应该计划。

  在北极研究上,为什么合作显得如此重要?杨剑说:“因为太贵了。”科学家去一趟北极,不仅需要准备大量物资和交通工具,还要和时间赛跑。因此相比其他领域,人类对于北极的知识存在着巨大缺口,以至于在回答全球气候变化、地球生态系统的响应等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

  艾伦透露,许多北极合作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移观测站(MOSAIC),它将利用一整年时间研究北极的各种细节,中国是这一计划的主要参与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也将参与其中。另外还有极地预测年(YOPP)、持续北极观测网络(AOS)等项目也在推进之中。

  中国北极研究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各国纷纷加大对北极的关注。英国北极办事处负责人亨利表示,英德两国将共同投入2000万英镑研究包括海洋生物、海冰、碳排放等在内的研究。芬兰海洋研究中心主任宝拉则说:“我们的所有规划都与北极有关。”

  如今,中国也明显加快了对北极探索的步伐。“我国北极科考的频次越来越密,先是从五年一次变为两年一次,2016年起增加到一年一次。”杨惠根说,频次增加也伴随着考察范围的扩大。2016年,中国北极科考队员在楚科奇海陆架附近首次发现了新的沉积物类型结核结壳,初步推测,可能与该区域存在冷泉和烈火层有关,这一发现有望为我国北冰洋海洋地质研究开辟新领域。

  去年10月,我国第二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在冰岛开建,预计用五年时间建成。考察站将开展极光观测、大气监测,以及冰川、遥感等研究,部分建筑改造后还可扩展到海洋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观测研究。

  在数据分享上,“深冰芯”研究有望走出关键一步。“深冰芯”是研究气候变化的“无字天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在建立全球领先的冰芯样品库和数据库,这些数据将与世界同行分享,促进高质量的科学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