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国际述评:疫情“国际战”,世界怎么办?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疫情“国际战”,世界怎么办?
中新社记者 吴旭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更大范围的扩散,新病毒的巨大杀伤力引发世人聚焦。全球视野下的新冠疫情影响几何?面对疫情各国采取了怎样的态度?这场国际战“疫”成为世界多国面临的一次危机,同时也是一次大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过去一周,疫情感染在日本、韩国、欧洲以及中东多国迅速传播。世卫组织不断提醒各国,及早准备应对一场“潜在的疾病大流行”。一些国家行动迅速,却依旧没能阻止各种问题的接踵而至。
日本确诊病例目前已达912例,其国内多个地区零星出现了感染路径不明的感染者,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小规模的聚集性感染。在韩国,集会活动上出现的“超级传播者”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挑战,韩国政府已将疫情危机预警级别上调至最高的“严重”级别。
欧洲同样被新冠病毒撕开了一道裂缝。意大利成为欧洲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确诊病例数字在数天内就从3例突破400例。
中东形势也不容乐观。因医疗水平等多层面因素,特别是与伊朗相邻的一些国家尚处于战乱边缘,疫情向周边蔓延的趋势引发中东国家的担忧。
这场战“疫”考验着世界各国的危机应对能力,演变成了多国、多地参与的“国际战”。不同国家还面临着各自的棘手难题,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中国版解题思路”
作为最早和新冠病毒作战的国家,中国经验自然引发各国关注。日前,有关“24小时救援”的一则消息成为国内外社交媒体的热搜话题。载着4000多人且十余人发热的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在停靠天津港后,中国仅用24小时就完成了从登轮检疫到游客转运和疏散的全部工作。
“面对邮轮,中国既没有将其拒之千里也没有让其自生自灭,而是在检测和疏导上做得迅速合理,避免了恐慌。”“紧急动员、科学决策、严阵以待、化险为夷,中国的这一波操作速度实在太快。”在苦寻本国控制疫情的方案时,国际舆论纷纷把目光投向抗“疫”的中国速度、中国态度和中国制度。
毋庸置疑,身处战“疫”最前线的中国,面临的问题从不比其他国家少。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世卫组织专家组得出的结论认为,中国实施的及时果断的防控措施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中国在标准公共卫生措施上,采取了严谨创新的方式。在大规模的科学驱动灵活机制下,成功阻止了疫情传播,改变了疫情进程,避免了更多人被感染。”世卫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艾尔沃德直接建议各国学习中国的快速响应机制。
对于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此役无疑是一场近乎极限的压力测试,而中国在一个多月全民抗“疫”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给世界各国带来最靠谱的参考。
“虽然各国面临的难题不尽相同,但中国快速反应形成的解题思路,对世界打赢这场战争有积极的示范意义。”法国国际电视台报道称,在这场国际战“疫”中,各国应该主动了解“中国方案”,力争将疫情带来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1加1可以大于2”
疫情面前,考验的不只是人类的医疗科技,更多的是人类智慧,以及人类文明进程中积累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人们看到,当疫情在武汉肆虐时,来自数十国的物资援助送往中国,汇成善意暖流;当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时,世界多国的地标建筑物点亮“中国红”,为中国鼓劲加油。意大利总统府举行专场音乐会,向中国人民传达支持;日本东京街头,“日本最美女孩”手捧“中国武汉加油”的募捐箱向路人鞠躬……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在得知日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不足后,中国立即向日方表达协助意愿,并先紧急向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捐赠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也代表中国政府和当地中资企业,向伊朗卫生和医疗教育部捐赠25万只口罩……
世间冷暖,一时尽现。当新冠疫情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参与应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没有谁是独踞海上的孤岛,更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产生“1+1>2”的效果,赢得这场国际战“疫”的最终胜利。(完)
【编辑: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