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我市粮食储藏发展回眸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守护“瓷都粮仓”
——70年来我市粮食储藏发展回眸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问题,而发展粮食仓储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瓷都粮食人走过了辉煌历程,经历了沧桑巨变。在艰辛中煎熬,换来了春色满园;在改革中创新,迎来了收获的甘甜;在创业中发展,实现了粮食仓容从小到大、保粮技术从简到精、员工素质从低到高……粮食仓储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如今,走进全市粮食仓储企业,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座座整齐划一的现代化粮仓,一面面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墙”,一排排内容健康的“宣传廊”,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坪,一个个举止文明的保粮卫士,好一派文明和谐的新时代气息。

  不断改变仓库设施 切实提升仓储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粮食仓储设施简陋,几乎是老旧木板仓、竹篾土圆仓和干打垒土仓等,储粮条件差、仓容小、规模小。70年来,瓷都粮食人历尽艰辛,艰苦创业,抱定振兴仓储业的坚定信念,在市场的汹涌波涛中勇敢迎接考验。瓷都粮食人如同梅花,越是寒冷越绽放得娇艳;如同海燕,越是暴风雨越高翔云天。如今,20多座现代化高大平房仓矗立在瓷都大地上,投资3.7亿元的现代化智慧粮库将在明年6月份于丽阳竣工投入使用,帮助农户实现先进储粮,实现了仓容从小到大。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保障粮食储存安全

  新中国成立初期,瓷都粮仓保粮是地槽自然通风,粮面人工翻爬,粮温手工测量等简单技术,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储粮效果差。70年来,瓷都粮食人立志创新、坚定信念,在保粮实践中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向科学保粮的目标迈进。如今,环流熏蒸、电子测温、谷物冷却、机械通风等四大保粮新技术成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护神,实现了熏蒸杀虫药物环流、远程监控粮食储藏温度、远程监控库区安全,确保了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率的储粮目标,安全储粮率达到100%。

  景德镇国家粮食储备库投资600多万元,建设了批处理150吨粮食烘干生产线;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5000吨油脂储备罐。丽阳智慧粮库将实现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温控、电子测温、智能安防等一系列保粮新技术,从而实现储粮技术从简到精。

  职工素质大幅提升 文明创建蔚然成风

  为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工作,不断提升职工文明素质,瓷都粮食人坚持学文化、钻技术、提素质。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评选文明示范窗口、文明示范岗、文明示范粮仓,景德镇国家粮库曾获得省、市文明单位称号,获得全国弘扬“四无粮仓”精神先进单位、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参加各级粮食系统开展的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涌现出全国粮食行业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粮食行业首批高技能人才、江西省粮食行业技术能手等先进典型人物。

  开展健康娱乐活动。在全市小品比赛中,景德镇国家粮库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五百吨》获得一等奖;多次参加市演讲比赛,曾获一、二等奖;在江西日报、景德镇日报征文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组织职工到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教育,组织开展“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给职工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上的洗礼。除此之外,还开展了环境整治、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我市“双创双修”。

  瓷都粮食人以“人员专业化、作风军事化、管理规范化、储粮科学化、库区园林化”为创建目标,奏响粮食经济发展的交响曲;以爱岗敬业的态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确保储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确保粮食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以优良的业绩、良好的效益,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