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世界市场”潜力 功夫还在“消费”外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接受俄罗斯塔斯社书面采访时作出的生动描述。他指出,庞大的国内市场将持续释放需求拉动力。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基础设施、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仍需要大量投资,日益拓展的国内需求成为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消费逐渐崛起,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消费市场已被激活,真正成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容忽略的重要“世界市场”。比起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数量扩张,深挖“世界市场”的潜力更将与结构优化的整体改革方向相适应,即向新增量要潜力。

  一是向全面小康路上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升级要潜力。

  随着“下沉市场”的推进,“小镇青年”成为消费新势力的必争之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数量庞大群体成长所带来的消费增量。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中国14亿人口中至少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这说明我国有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的巨大空间。

  实际上,过去几年推动的普惠金融工作正在逐步改善这部分群体的生活面貌。无论是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拉动的投资消费,还是新农村、新产业发展带来的农民增收致富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商品服务下沉等,都有力提升了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活力。

  二是向个性化、多元化、新型消费需求要潜力。

  近年来,社会对于消费升级的关注和讨论较多。有关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与2018年相比,有更多受访者愿意为更好的产品体验和自我提升支付更高的价格。这说明,消费者的消费升级意愿仍很强烈。

  当然,抽样调查不能完全代表整体,消费升级意愿与实际行动也有差距。其中消费能力不足和供求匹配失衡两大问题待破解。

  一方面,中高收入家庭可能遇到消费疲软困境。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增多,一些家庭的收入或消费意愿可能出现下滑。此时需尽量减少其他“大额消费”以免压制其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其中一个关键是避免其进一步受到高房价、高杠杆的干扰。2019年7月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9)》已经明确提出“居民杠杆率水平对消费增长有负面影响”。根据计量分析结果,控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融资规模等因素后,居民杠杆率水平每上升1个百分点,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会下降0.3个百分点左右。此外,监管层高度重视高房价可能对其他消费带来的“挤出效应”。实际上,提出坚决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避免房地产投机炒作带来的风险以及其对消费等领域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要破除供给端老化、失衡障碍。从此前的赴日本抢电饭煲,到现在越来越风靡的海淘热、代购热,升级的消费需求亟待通过供给端的优化来满足。实际上,这种供给端优化不仅在于商品生产品质的优化,也包括供应链的优化。国外不少物美价廉的商品是由中国制造的,但辗转流回国内后或是价格飞涨,或是购买无门。为解决上述问题,很多企业都在尝试新模式,包括拼多多的C2M(按照客户的产品订单要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最终生产出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定制模式)等,都是结合消费品质提升和合理价格双重需求下的新探索。

  诚然,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保护主义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消费的巨大活力特别是消费的巨大潜力正是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有力支撑。当然,要激活这部分潜力,功夫亦在“消费”之外,通过一系列改革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优化供给满足人民日益丰富多元的消费需求,当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