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下,证券公司资管业务该何去何从?
6月22日,央行公布了新一轮的LPR利率,1年期和5年期的贷款利率都保持不变,分别是3.85%和4.65%。市场预期普遍认为,贷款利率将会继续下行,下半年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一时间,关于低利率的讨论,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热议的焦点。
当下新冠疫情蔓延至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相对稳健的投资成为了多数投资者的选择。而在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下,债市利率持续走低,“固收+”产品顺势而起。中基协数据显示,5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721只私募资管产品,设立规模626.1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416只,规模占比高达62.43%。
有券商资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散户对于固收+产品的需求比较旺盛,限量产品往往一下就被认购一空。叠加委外资金需求逐渐壮大,各家券商资管正在凭借固收类产品的畅销,快速扩大管理规模。
券商资管竞发固收产品
中基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5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当月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721只,设立规模626.10亿元;当月备案的集合产品平均备案核查时间为2.16个工作日,备案机构以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为主。
从投资类型来看,5月备案的固定收益类私募资管产品数量为416只,占比约57.7%;设立规模为390.89亿元,占比高达62.43%。显示出券商资管对于固收类产品的热切追捧。
从市场存量情况来看,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8.16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证券公司大集合),较上月底增加510亿元,增幅0.28%。
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为16033只,占比55.89%;其规模也高达12.88万亿元,占比高达70.94%。
华东一家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公司发行的固收类产品普遍受到散户的追捧,尤其是固收+类产品,限量销售往往一下就被认购一空。“毕竟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越来越底,纯债产品已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期望了。”
华南某资深券商资管人士分析指出,过去纯债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7%至8%,投资者的稳健投资收益预期也差不多在这一水平。但如今随着利率不断走低,纯债产品收益率不断下行,甚至还有银行理财产品开始跌破净值,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收益更可观,且足够稳健的产品来进行配置,固收+恰好迎合了市场的这一需求。
机构投资者看好国内债市
除个人投资者的需求外,包括银行委外资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同样助推了券商资管的固收管理规模。
有券商资管人士认为,尤其是如今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开业,但其无论是在产品布局还是投研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待完善,亟需借助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成熟资管机构的力量。
此前兴业研究也曾表示,理财子公司和“超级”农商行将是最大的增量资金委托方,其中理财子公司替代非标投资需要新资产;随着联社改制和区域农商行合并,超级农商行形成后投资边界扩充,资产端需要新伙伴。
“未来将深挖理财转型机遇,夯实固收类产品线,在高效整合货币类产品,完善低风险货币型产品布局的基础上,加快超短债、短债、中短债等零售债基的发展,完善多期限滚动持有基金产品线。”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表示。
从市场研判的角度,华泰证券资管告诉券商中国记者,5月以来的债市调整短期基本到位,总体来看,2020年经济内生动力不强,经济复苏不会一蹴而就,在稳增长压力之下,货币政策环境或将维持宽松,利好债市长期向好。下阶段债市将进入震荡趋势,波动趋于加大、分化加剧,结构性机会将会显现。
近日,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证券整合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观点,认为中国利率空间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相比海外主要发达国家目前的超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中国的利率空间仍存,而最早进入复苏阶段也使得中国经济将逐步企稳后进入新的周期,具有更大的性价比。
瑞银资管指出,目前来看,中国债券具有诱人的收益率、低波动性、避险性以及较低的对冲资本,同时还提供中国长期大趋势的战略性长期敞口。中国债券被纳入国际指数也对其在全球化配置中的作用形成催化,据法国安盛预测,除非资本流动受到干扰,否则到2020年年底,外国持有的中国政府债券可能会超过市场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