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强化“政会银企”四方合作 打通民企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正强化为打通民营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而推出的“政会银企”四方合作。相关部门负责人正密集走访重点行业协会、商会、代表性民营企业,开展行业企业信用和发展预期评价试点;召开商协会与银行座谈会,着重了解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索更有效方法和路径。

  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办法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

  今年3月以来,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联手上海市民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工商联、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上海银保监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以及338家协会商会、15家银行和民营中小微企业建立“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目前,上海16个区已全部建立合作机制,覆盖了240家基层商会。

  截至目前,6家与上海市工商联签署专项合作备忘录的银行已累计发放贷款近710亿元(人民币,下同)。

  今年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对民企信贷支持力度,满足民营制造业企业长期融资需求;拓展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渠道。

  沪上经济学者指出,虽然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配置银行贷款上,政府主导的银行业更倾向于国有企业,尤其是政府扶持的相关产业。在缺乏产权保护和完善市场制度的转型国家,缺乏政府关系的民营企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难以在政府控制的银行体系中获得银行贷款。

  “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正是政府部门主动服务,行业协会牵线搭桥,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协调银行落实贷款,一起有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血液的一种长效机制。

  这个合作机制分工明确:政府提供政策性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银行进一步降低风险、企业增强信用,旨在强化统筹推动、各方协同,打通金融政策惠及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市工商联则充当桥梁纽带,与建行上海分行等签署复工复产、稳企业保就业专项合作协议,与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等5家银行签署中小企业专项支持产品合作备忘录,提供总计122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政策性机构如市担保中心则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采用优先受理、远程服务、批次担保等方式提供融资担保,并给予相关优惠利率等政策支持,今年1-9月担保贷款额同比增长47.8%。

  机制正式推出前,上海市委统战部、市民政局和市工商联第一时间印发《关于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支持本市民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通知》,组织发动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自身熟悉行业的优势参与进来,排摸企业融资需求;同时定期跟踪了解融资推进情况,协调“疑难杂症”。

  行业协会商会首批梳理汇总了715家企业的融资需求,由上海市担保中心协调银行落实贷款,并跟踪融资落地情况;餐饮、医药、科技等一批行业协会商会则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调联系,为企业融资提供行业信息和专业意见。

  合作机制推出,让不少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海市闵行区总商会副会长、上海宝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明宝坦言,疫情给公司资金链带来猝不及防的巨大冲击。在上海市餐饮行业协会、闵行区委统战部、工商联的协调推动下,公司参与了市区两级“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很短时间内就获批了6450万元的纾困贷款。5月以来,宝燕集团下属门店陆续复业,营业额保持稳步攀升的势头。他呼吁行业协会商会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银行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更持续的支持。

  上海市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会长、上海宝闽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许集体说,钢贸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高质量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资金的高效运作。参与“政会银企”联动合作机制,由商会举荐,联动金融机构实地考察,可以对综合评价高、个人信用好、发展潜力大的钢贸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政策。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赵蓉表示,“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促进行业加快恢复生产经营注入了强心剂,也为银行更好地做好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了重要载体。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配制10亿元专项贷款额度,提供积极的资金支持。

  上海市委统战部方面透露,下一步还将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政会银企”四方机制发挥作用。在“点”上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信用评价试点和各区创新试点;在“线”上以行业产业为切入口,探索金融服务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面”上进一步发挥政会银企机制作用和统战工作优势,强化协调推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