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杰地灵的溧阳市戴埠古镇,一所原本默默无闻的乡村小学,因其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与担当,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就是至今已有113年历史的溧阳市戴埠中心小学(下称戴埠小学)。作为国家教育振兴大会战中的一个岗哨,戴埠小学同其他乡村学校一样,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默默见证着民族教育的风雨历程。
2011年,戴埠小学整体搬迁新址,校长沈海华因对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追寻,对生命和社会的关注,提出了“诚善”教育理念,让戴埠小学华丽转身,成为溧阳教育天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承载社会责任担当的文化探索
学校搬迁之际,正值广州“小悦悦事件”发生和南京“彭宇案”案情公布,人情的冷漠、道德的滑坡一时成为舆论焦点。沈海华深刻体会到,德育和智育必须并重,学校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那段时间,沈海华整天在思索:“应该办什么样的学校?学校应该为学生做些什么?”正是带着这样的追问,他敏锐地发觉到,戴埠镇恒久流传、至今处处可见的“善”文化大有文章可做。
戴埠镇是千年古镇,宋元时曾名举善镇,镇上的善庆桥、继善园等古迹,无不昭示着“善”的传承。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为学校文化构建提供了灵感的源泉和落地的根基。
此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沈海华,一直在关注各地校园文化的打造。他发现,很多学校都在照搬国外的经验,或者喊一些空洞的口号,可实际操作时效果并不理想。
“其实,我们自己就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老子、孔子等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更能唤起师生和社会的关注。”沈海华说。
鉴于以上种种思考,通过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多次讨论和评定,戴埠小学最终决定:以“诚”和“善”为核心,打造校园文化。
确立了方向和目标后,学校很快确定了“以学校为依托的‘诚善’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的课题,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搭建了框架,提供了科研驱动力。课题涉及校园环境、制度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堂教学、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办学品位的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深化,提供了一整套的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被践行和完善,持续引领着戴埠小学的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
融于学生言行举止的文化践行
在戴埠小学举办的第五届“诚善文化节”中,共有“践行诚善行动”“传递诚善美音”“描绘诚善蓝图”“构建诚善课堂”“创建诚善班级”“敲击诚善键盘”等6个大项26个小项的活动被列入日程。参与者有各年级学生、各兴趣小组的成员,也有各学科、各班级的教师。
“诚善文化节”的举办,是戴埠小学进一步开展“诚善”文化研究、挖掘“诚善”文化内涵、组织“诚善”文化活动、开发“诚善”文化课程、打造“诚善”文化校园、深入“诚善”文化建设的一大举措。学校希望,通过不断营造“启善”环境,“以善致善”“以美引善”“融善于美”“真善并重”,形成“人人讲善言、人人行善举”的良好氛围,以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德育与智育的价值回归。
漫步于戴埠小学,到处都能感受到“善”的浸润、“诚”的启迪。迎门而立的两块校训石,分书“诚”“善”二字;一方“诚善印”,底刻“至真至善”的校风,侧书“诚善颂”,“戴小师生,秉承担当。诚善嘉训,铭记播扬……”字里行间彰显着学校继承并发扬“诚善”文化的决心。
像这样的细节,在戴埠小学随处可见。一墙一廊,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传播“诚善”文化的使命。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们在汲取“诚善”养分的同时,也成为诚善文化的创造者。学校的“善美阳光园艺中心”最让学生们牵肠挂肚,因为里面有他们认领的花草。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培育花苗、浇水施肥,会为一朵花的绽放兴奋雀跃,也会为一株苗的枯萎伤心落泪。这是一场关于生命的鲜活教育。
历经三年创编,于去年结稿的《走进诚善》系列校本教材,也在本学期走进戴埠小学的课堂。教材按年级分六个版本,共12册。每册均有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感恩篇、礼仪篇、自律篇六大板块。“铃声响,快站好,排整齐,不吵闹”“要发言,先举手,他人讲,细倾听”……教材用童声童谣,将“诚”和“善”的真意,写进学生们的心里。
学校还开设了“诚善”讲堂,请当地名流、善孝人士到校作专题讲座,以中国源远流长的“善”文化勉励师生知善行善。建设“诚善银行”,落实“日行一善”,储存学生每一天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善举。
学校大队辅导员钱文娟说:“我们希望每一颗星星都发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表扬,把课间之善、用餐之善、课堂之善变成一张张积分卡作为奖励,就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
“诚善并不需要多么伟大,它可以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件文明的小事。当学生们与真诚相伴、善行相随,他们就会学会善待自己、珍爱生命、感恩生活。”副校长陈一忻说。
天真无邪的学生们生活于诚善的环境中,将善举付诸一言一行,最终在潜移默化中,收获诚善的情怀,拥有诚善的禀赋。这正是沈海华寄予“诚善”教育的期望。
驱动教师幸福成长的文化助力
据副校长芮永康介绍,2011年时,戴埠小学全校只有两名市级优秀教师,就是他和校长沈海华。这几年,学校获得各级荣誉的教师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已经有4人获评常州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称号,5人获评溧阳市级骨干教师。“这从侧面印证了‘诚善’文化的巨大力量。”芮永康说。
沈海华介绍,通过对“诚善”文化的提炼,学校将“诚善”文化融于制度建设、教风养成、课堂打造,让教师在诚善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职业道德,最终收获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这也契合了学校“构建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
来到戴埠小学以后,沈海华坚持每周一次会议,做教师的思想工作。“教师是需要引导的,只有思想工作做到位,才能消除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累积的负面信息,让诚善的正能量占据上风。”沈海华说。
有一位教师,到校已经五年了,但一次优秀教师都没评上。沈海华把他叫到办公室,依据评优标准逐条比对该教师的日常表现,分析评优失利原因,最终确立了几个方向,让其努力做到。结果这位教师当年就评上了优秀教师。
沈海华常对教师讲:“一定要做实事、把事做细。从小处说,这是教师对工作忠诚的表现;往大了说,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戴埠小学有一份名为《相约戴小》的月刊,每期的“教师采访”栏目,都如实记录着该校基于教师发展、专业成长的研讨,留下一串串教师自我提升、相约成长的足迹。
因“诚善”而杰出的戴埠小学,以其教师迅猛的职业成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于去年成为江苏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基地学校,并吸引外省多所学校参观、合作。
“以诚待人,是行之魂;善做教育,是心之梦。戴埠小学的中国梦、教育梦、师生梦,必将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撒向五湖四海……”2016年9月,湖北省汉川市一位小学校长,在挂职培训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引领一方道德传承的文化辐射
戴埠小学师生有一个共同的骄傲,那就是课间不做广播体操,而是全校表演非遗项目。笔者就有幸目睹了该校1300多名学生共同表演太平锣鼓操的宏大场景:荡气回肠的鼓乐,彰显着一往无前的魄力;张弛有度的队形,代表着众志成城的决心。
沈海华介绍,太平锣鼓之前叫太平军锣鼓,是明末太平军的军乐,流传至今,历经六代传承,在民间主要用于婚丧嫁娶的配乐。随着时间流逝,民间太平锣鼓队伍出现了年龄结构老化、传承断层的危机。为更好地传承这项民间艺术,太平军锣鼓于1996年被戴埠小学引进,并于2009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学校搬迁新址后,学校领导通过交流发现,学校原有的“太平锣鼓”在组织、训练、表演和精神表达上,已经不符合当下的要求。
“传承是根本,创新才是生命力所在。”学校提出了以“太平锣鼓”为基础,结合学校“诚善”文化精髓,编排新的曲段和舞蹈的想法。
几经波折和努力,在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11月,“太平锣鼓操”大型团体操项目终于落槌。
新生的太平锣鼓操共分八幕:“梦回太平”“晓风诚韵”“志在千里”“蓄势待发”“众志成城”“勇者无敌”“凯歌高奏”“恒久流传”。八幕起承转合,讲述一段有笑有泪、并肩作战的故事,弘扬一种百战不殆、精诚团结的精神。每一幕都流转着“诚善”的韵味,每一幕都传承着“诚善”的精髓。
全校参与的太平锣鼓操,不但满足了学生们体育锻炼的需求,还发挥着道德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的功能,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科融合的重要样本;同时为太平锣鼓的传承埋下了越来越多的种子,让戴埠小学成为弘扬一方文化传承的实验田。
戴埠小学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传统美德的行动不止于此。比如,学校发动地方“善”根印记寻访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采访交流、撰写感言、拍摄照片等形式,领略了戴埠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加深了对家乡的感情。学校开展“诚善之星”评选,通过自荐、班级推荐、父母推荐、村民推荐等形式层层推进,让“诚善”的言行举止走出校园,让“诚善”的精神内涵触动社会。
随着学校“诚善”文化建设向社会拓展,目前,学校所在的戴埠镇,也加大了实施“善”文化建设活动的力度。戴埠小学积极投入其中,给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植根于“举善”古镇文化传承,又孕育着新时代价值观的戴埠小学“诚善”文化,已在反哺一方文明。
“诚立天下,善行一生。一路走来,胸怀对社会责任、文化传承的担当,沈海华和戴埠小学对“诚善”文化建设的态度未曾改变,那就是“坚持”:坚持“诚善”施教,坚持习惯养成,坚持探索完善,坚持走一条德才并重的新时代育人之路。
溧阳市戴埠中心小学校长沈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