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慢慢让大家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忽视了儿童特定的心理。所以,现在西方的教育理论在中国广受欢迎。但是,任何一个教育理论,其实都是需要实验周期来验证的,否则,不管它描述的前景如何的美好,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可能都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1,“卡尔维特的教育”一书,详细地讲述了怎样打造一个天才儿童,但是,它并没有告诉你,天才长大后的生活。卡尔维特18岁到意大留学,但是所学内容并不让他感兴趣,硬着头皮坚持了一年之后,卡尔维特开始对但丁产生强烈的兴趣,但是这个举动让老维特暴怒,认为他正在浪费自己的才华和时间。老卡尔维特最为反感的一种人就是研究文学、语言这类学问的学者。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他曾说过“我怎么能让我的孩子做这类学者呢?”小卡尔维特的选择让他难以忍受又难堪,他强烈要求威特专心于法学研究。从此小卡尔只好把自己的爱好偷偷隐藏起来,暗中做研究。
两年后,小卡尔维特在布雷斯劳大学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不过,由于他长时间没有出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学生对他讲课的水平也颇有微词,所以,他的学术水平成了许多教师议论风分的话题。校方迫于压力,让威特补交一份博士论文。
卡尔威特只好在1831年再次提交了一篇关于罗马法的博士论文,这让已经年届三十的前神童尴尬不已。
又过了几年,小卡尔威特回到家乡哈雷大学任教,不过,卡尔威特在这里也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他的前任及同事相比,他虽然说有很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他的教学并不成功,因为他面部表情僵硬,不善言辞,木讷无趣,跟学生交流困难,非常不讨人喜欢。来上课的学生寥寥无几,门可罗雀。当时的德国教授的收入是跟学生的出勤率挂钩的,因为教授要向学生们收钱。所以,由于自己的课学生不喜欢,威特只能靠政府发的一点津贴过日子。
小卡尔维特木讷寡言、拘谨而又不敢发表自己意见。他直到18岁都不敢跟别人进行激烈的争辩,在公共场合上,如果有人对他提出质疑和反对,他便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只能悻悻地离开。他从不敢反抗爸爸,在爸爸的高压下,他只能把自己最钟爱的事业变成一项长达40年的业余爱好,而自己一直在自己不喜欢的法学界挣扎。
小卡尔维特终身未娶,生活一直贫穷,为了补贴生活,卡尔维特在一个法院申请了第二职业,兼职做文书。等到父亲去世后,他隐藏的秘密开始复活。此后,他的主要精力开始向但丁研究转移。在年届50之后,卡尔维特才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一展头角。
1883年,在度过灿烂的童年、沉寂的中年、尴尬的晚年后,卡尔威特去世。
2,塞德兹博士深深体会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发展了“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的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绝大多数的“天才”恰恰都被他们的父母用非常失败的教育方法培养成了庸才。他的儿子小塞德兹,在他的教育理念的培养下成为一名享誉天下的奇迹般的少年天才。《塞德兹的天才教育》就是塞德兹博士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这本书是一部教育学名著,在当时和后来的时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代又-代的父母奉为教育孩子的圭臬之作。
塞德兹博士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世界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人,约250~300。小塞德兹9岁就通过了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但因不够成熟而被拒之门外;11岁进入哈佛读书。15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但他一生并不快乐,他也几乎从来没有与人正面争辩过。小时候,因为怕狗不敢独自上下学。在哈佛,因为一群
小流氓的威胁便不敢再继续读书。在大学里教书的时候,受到学生的侮辱时不是愤怒而是抱着头抽泣。成年以后,虽然深爱着一个姑娘,但是并没有足够的男性魅力征服姑娘,直到其它男人出现,轻而易举的抢走了姑娘。虽然那个男人性格火爆,经常与那个姑娘争吵,但他们依然白头偕老,共同做出了惊人的事业。而小塞德兹却只能一个人独处,把姑娘的照片带在身边聊以自慰。小塞德兹46岁时因脑溢血去世。
在他成年后,把父母的说教当成一种酷刑和折磨,而由此带来的怨恨,使他与父母彻底决裂。
3,《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的主人公是20世纪初美国人斯特娜的女儿维尼夫雷特。她在母亲所采用的卡尔·威特式早期教育下,3岁时就能写诗歌和散文,4岁时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时便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好评,同时已能熟练地说8国语言。成年后,维尼夫雷特在母亲去世后的当年,选择了逃之夭夭,永远告别了母亲为她安排的命运和生活。
4,以约翰•华生这个名字闻名世界的,不仅是福尔摩斯的搭档,还有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他曾经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曾经受很多妈妈推崇的免疫训练法、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其核心思想皆源自约翰•华生的行为心理学理论。
约翰•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这本书改变了美国儿童的养育实践,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这种风格的教养实践中长大的。但是,他的孩子们对华生的描述是这样的 “没有同情心和情绪上无法沟通的。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
约翰•华生的大儿子雷纳曾多次自杀,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华生的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华生的施舍才能生活。悲剧同样在第三代延续:华生的外孙女Mariette记忆中,妈妈Mary沉默易怒,秘密酗酒,并曾经多次试图自杀。Mariette自己也是酒精成瘾者,并多次考虑自杀。
而约翰•华生的父亲脾气暴躁,抛妻弃子,华生受同学欺辱,并因暴力行为而两次被捕。童年对爱的绝望,让约翰•华生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个“没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国”。
我们一直都是在磕磕绊绊的学习怎样做母亲,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一种东西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也许今天我们自以为正确的教育方式,等我们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会批评我们当初的做法。
但是,不管怎样,永远不要急于接受过于新鲜的教育理论,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没有经受考验的理论的试验品。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经作者同意在本平台发送。欢迎各位粑麻分享到朋友圈;若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亦为-青少年教育”和原作者,否则我们将究其责任。
“亦为青少年教育”微信公共平台(微信号:see_do_get),关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