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北大生”“高考状元”“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当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时,这则消息顿时呈刷屏之势。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份北大男生的书信,描述了他在貌似完美的家庭中,与父母关系的抗争与撕裂,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子女生活无忧、成绩优异,这样的家庭似乎没有任何缺憾,可是,两代人之间的家庭关系为何偏偏脱离了轨道呢?
本报记者 陈丽娜 整理报道
1
“肆意操控”“冲突”“炫耀”……
15000余字记录着放不下的过去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王猛写道,“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那时,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王猛没按要求着装。“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在穿衣的事情上,这不是孤例。王猛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王猛介绍,五六年级时,自己对奥数很有感觉,而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自己去,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中时,王猛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此后多次争取也均遭到家人拒绝。尽管后来考上北大,但王猛认为,正是这一封闭单纯的环境让自己的社交能力从小就受到了影响,与一些同学的难以相处也让他对人际交往不再期盼。
同时,他觉得父母并没有关心他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上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王猛遭到同学的取笑,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又一次遭到了亲戚多次的取笑。
发生在上大学前的一次旅行,让王猛至今难以接受。上大学前,自己“被迫”参加父母“邀请”的一次毕业旅行,旅行团由单位里的几家人组成。“一路上,母亲都在不停讲述我如何优秀和培养我的体验,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她的表情却是愁眉苦脸。”
中途,导游当着全团的面拿王猛开了个过分的玩笑。王猛瞬间僵住,不知所措。而父母也没有帮他说话。回房间后,王猛问父母导游为什么这么说,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阵教育责骂,“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但实际上,我需要的是他们的一个反应,哪怕哈哈一笑呢?”王猛说,“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2
性格弱点突显
赴美申请心理学研究生
北大毕业后,王猛进入一家做生物工程科学实验的研究机构上班,说起来跟专业再符合不过,但王猛并没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绩效评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离开。”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事实上,王猛已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并强烈认为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他决定为自己冒一次险,同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决定转换专业,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
他希望心理学能够帮他弄清楚自身遭遇的问题,与过去抗争,也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专业,“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救赎之路并非一路坦途。在美国,王猛曾有一段时间不由自主会想起从前沮丧的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他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这是他第一次做咨询,他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报告出来后,王猛给父母寄回一份,但父母依旧不以为然,“即便后来承认事实,一有机会就把责任推给我。”
至今,王猛的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做着什么工作,最多的信息莫过于“在北京”。
3
“哭声免疫法”
背后的真相
曾经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帖子《美国人带孩子的17个绝招》,其中提到了在国外盛行的“哭声免疫法”——当孩子入睡后醒来哭闹时,不要马上回应,应等待几分钟再回应,每次延迟的时间逐步增加,直到孩子不再哭泣自行入睡。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童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在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现在国内疯传的哭声免疫训练法、延迟满足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其核心思想皆源自此。
1920年,心理学家开始使用幼儿研究恐惧感的形成。实验想证明,恐惧是一种条件反射,可以通过训练获得。于是,他们挑中了一位叫小阿尔伯特的8个月大的婴儿,并开始有计划地在他身上做实验。
实验的原理和巴普洛夫的摇铃狗流口水类似,巴普洛夫摇铃喂狗,狗口水长流。后来只要摇铃,哪怕不喂狗,狗也会口水长流。这个幼儿恐惧实验的设计如出一辙。孩子不怕毛绒动物,但是怕噪音。让噪音和毛绒动物一起出现,孩子就会变得害怕毛绒动物,哪怕没有噪音。
于是,8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成为人类现代实验史上最年轻的实验对象。
实验第一步,用锤子敲钢棍,发出巨响,证实了阿尔伯特害怕噪音。
实验第二步,实验者给了阿伯特一个小白鼠。这个让女孩子尖叫的东西,使阿尔伯特很开心。再把猴子、狗、圣诞老人面具呈现在他面前,沉稳的阿尔伯特都毫无惧色。阿尔伯特持续玩小白鼠长达3个月。
实验第三步,当11个月大的阿尔伯特伸手去触摸小白鼠时,实验者用锤子猛敲钢棍, “咣”。小艾伯特吓了一跳,剧烈抽搐;但实验者没有停,“咣”,第二声,小家伙开始紧闭嘴唇,身体颤抖;这还没完,实验者冷静地第三次敲击钢棒,“咣”,小艾伯特终于趴倒在坐垫上,哇哇大叫。第七次敲击后,阿尔伯特哭得撕心裂肺、歇斯底里。
哭声免疫法其实与这个实验的本质是一样的,不把孩子当成有生命的独立的个体,而当成冷冰冰没有情感的物体去训练。
哭声免疫法在美国风靡一时,而被这样教养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有睡眠障碍,重则有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其中包括华生自己的孩子,他的大儿子曾多次自杀,后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二女儿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华生的施舍才能生活。
行为主义者的理想国就是一个彻底程序化、光秃秃的,没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圣的精神存在,而是机器,环境怎么塑造和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
不少中国家长以“我是为你好”把孩子留在自己的保护范围之内,压抑他的成长。但当孩子受到挫败,感到孤立无援时,处处“关怀”的父母却拒绝给予回应,既不和他一起分析如何解决问题,也不给予他支撑和保护,甚而站在将一切责任归咎于他的对立面。
“我一直认为,正确的爱和适度的规则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中国有些家庭对孩子实行严格控制,以自以为是的经验培养他,却忽略了应该给予他情感支持。“这样的童年会造成创伤,就像王猛这类悲剧,能用文字写出来的,可能不过是他心中痛苦的十之一二。”“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得到父母的心理支撑和引导,才能对外部世界产生信任感,明白什么是爱。”叶斌说。
“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和控制,因为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中的‘爱’调和。”如王猛这般拥有亲生父母的“情感孤儿”,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
4
不原谅别人的人 囚禁的首先是自己
同时,孩子在亲自关系中也负有责任,需要学会处理父母与自己的矛盾,只靠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父母都是不完美的,观点、见识、心胸、思想等有很多不足,这是他们所受教育的欠缺,也是他们成长环境的欠缺,按照教科书上的理论去套他们,他们绝对不是百分百合格的父母。
清晰看见上一代的不完美,传承的过程中,尽最大努力不让这些不完美延续。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修缮,亲情最终也不能变得完全完美,但只要尽力,就足够了。
更大的收获还在于,当一个人终于能够完全理解并接纳不完美的父母以及不完美的父爱和母爱,心境会和过去不理解不接受时不一样了,它变得更开阔、更慈悲、更有同理心、也更温情。
所以,和父母决裂的王猛,并未因为远离父母就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些总在父母身上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亲子关系一塌糊涂,自己的心,也常年哭泣在阴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