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病理学泰斗去世,她一辈子都在与死神争夺患者生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医学家、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研究员刘彤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7月8日11时1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说起“病理”,很多普通网友可能会略感陌生。但家中有人罹患癌症的话,一定会知道这两个字的分量。简单说,病从哪里来、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怎么治,很多临床医学的重要决定,都要从病理分析中寻求答案。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理科,患者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八旬老者端坐在显微镜前,一丝不苟地分析病理、出报告、指导学生……
她就是刘彤华院士,一辈子都在与死神争夺患者的病理学泰斗。
“全国病理诊断的金标准”
刘彤华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临床病理学家,65年来辛勤耕耘在病理学医教研第一线,对疑难病症的诊断率极高,尤其对淋巴结病理、消化道疾病病理、内分泌病理等病理诊断造诣精深,她的诊断被誉为“全国病理诊断的金标准”。
前排中为刘彤华 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既然不能选择临床,那就选与临床离得最近的学科吧!”
20世纪50年代初,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奇缺,“高级师资训练班”应运而生。按照当时的规定,所有的医学生只能报基础学科。
“既然不能选择临床,那就选与临床离得最近的学科吧。”从小立志要做医生的刘彤华选择了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病理学。
1952年,离开上海圣约翰大学前 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1952年,刘彤华从上海来到北京,跟随胡正详教授做病理学研究。胡正详说过的一句话——“研究科学的人要沉浸在科学里,里外渗透,不能分心”,让刘彤华铭记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
196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迁往四川简阳。几乎将所有的仪器设备、档案资料,包括尸检档案和尸检大标本全部带走,只给刘彤华留下了几间空荡荡的屋子和两名技术员。
195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系高师班师生合影 。中右三:刘彤华
“脱离了母体的婴儿不仅要独立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好。”抱着这样的信念,刘彤华开始了协和医院病理科的建设工作。开创性的工作总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人手不够,刘彤华就亲自干起技术员的活儿。每天早晨7时,她准时第一个来到医院,把浸蜡的标本包埋成蜡块,便于技术员上班后切片制片,以节省时间。白天,刘彤华要处理大量的阅片及报告。遇上疑难病例,她晚上还要留下来反复查资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协和医院的尸检例数每年都能达到200例。“刘彤华教授亲自参加每一例尸检。她将这些大体标本和组织蜡块全部编号保存,到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制作成了一套包含十多个系统的国内头一份教学幻灯片,全国各地病理科争相索要。”跟随刘彤华30多年的技术员王德田回忆说。
现在,从1916年起的协和全部尸检档案,从1917年起的全部外检档案,一共110多万份,全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协和的档案柜里。有人感慨地说,与其说刘彤华保留的是一份档案,不如说保留的是一种学术传统。
1979年,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四:刘彤华 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在病理诊断中,凡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决不轻易下结论。”
刘彤华签发的任何一个病理报告都有明确的诊断,体现出干练、精准、坚定、果敢的“刘氏”风格。
从事病理事业60余年,经刘彤华之手阅过的片子、签发的报告达30万份之多,她却极少发生差错。
1991年,一位来自外地的女孩因发热、耳闷和鼻咽肿块,被当地医院诊断为鼻咽癌。无奈之下,一家人赶到北京求医,可所到之处都说无法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刘彤华先后3次为该女孩复查病理切片,并明确告知其为重度炎症,只需复查鼻咽部。
2001年元旦,刘彤华收到这位女孩的母亲寄来的贺卡,上面写道:“尊敬的刘老师,10年来我女儿复查全部正常,是您为我女儿摘掉了癌症的帽子,使她免受了放疗之苦。”
199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阅片 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在病理诊断中,凡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决不轻易下结论。她这种科学态度至今深深地影响着我。”曾于1962年在协和进修、受过刘彤华指导,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王正国教授说。
“时刻把自己当作一块干海绵,随时准备吸收大量水分。”
1995年,于科室工作留影 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时刻把自己当作一块干海绵,随时准备着吸收大量的水分。”有人这样形象地形容刘彤华。
2004年,一名因骨痛7年伴活动障碍并发现右股骨下端占位的52岁患者在协和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发现增生的纤维组织及异常结晶沉积。
由于对该病变不认识,钟定荣请教了刘彤华。第二天,刘彤华把钟定荣叫到办公室,从一个发黄的笔记本里翻出一个“342805”的病理号,说:“你把这个病理切片调出来看看,和你这个病变是同一类。”随后,刘彤华又从一叠文稿中抽出一篇交给钟定荣:“这是该病例的个案报告,你看完后还给我。”
2001年,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医生读片讨论。右二:刘彤华
接过文章,钟定荣发现,这是一篇由张孝骞教授和刘彤华教授合作完成并于1980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个案报道。也就是说,这个病例至少在25年前就已经由刘彤华诊断过了。她居然能如此准确地找出20多年前的一个病理号!
后来的文献查阅更让钟定荣吓了一跳:这个病例居然是由刘彤华诊断的中国首例肿瘤性骨软化。在刘彤华的指导下,钟定荣等将肿瘤性骨软化病例积累到34例,并率先在国内描绘了肿瘤性骨软化病例的多种形态。迄今为止,这种病在国际上报道仅100余例。
从医60余年来,刘彤华院士以前瞻性的眼光、深邃的学术洞察力,始终站在病理学科的学术制高点上,推动中国病理学科发展。
大医情怀永驻人间
刘彤华院士,一路走好!
图片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刘彤华简介
1929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无锡;
1947年—1953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
1952年响应国家号召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高级师资班进修;
1953年—1957年任第六、七军医大学(现第三军医大学)病理系助教;
1957年—1969年任中国协和医学院病理学系助教、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病理系助教及助理研究员;
1969年,因病理学系随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研究所搬往四川简阳,她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克服艰难困苦创办病理科,历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1985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副主任;
1985年—1995年任病理科主任;
1999年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