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写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之际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序 言

摘上一束菊花,折上千只纸鹤,点上一盏烛光,送上我们深切的敬意和思念。

2018年12月29日,是豫籍台湾著名教育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再次缅怀念先生的一生,怀念他老人家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先生从事教育事业60余载,生前曾担任台湾私立教育协会理事长达30年之久。在海峡两岸共创办各类学校10余所,培养学子达100余万人。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中原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不仅受到了在校师生和毕业校友的爱戴,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被称为“中国民办教育楷模”“中国民办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还多次荣膺“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感动中原60年60人”“中国民办教育终身成就奖”“中国突出贡献教育人物”“中原之子”“黄河之子”等光荣称号。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我们怀念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两岸文化交流和民办教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怀念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怀念他心系故土,回馈桑梓,造福乡里,在河南创建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怀念他开拓创新、不畏艰难的坚毅品格;怀念他勤俭朴实,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先生一生挚爱教育,尊重教师,关爱学生。可以说升达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浸透着他的汗水和心血。他制定的“勤俭朴实、自力更生”校训,“伦理、创新、品质、绩效”办学理念等,都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值先生仙逝三周年之际,先生生前友好、社会专家名人、在校学校师生、校友自发撰写论文、回忆文章、诗歌散文表达对先生的缅怀和感恩之情。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们摘选部分文章、精句,以此表达我们共同的敬意和哀思。

一、校领导怀念创办人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董事长王淑芳撰文:《继承先父遗志,争创一流民办大学》公元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我的父亲王广亚博士逝世三周年纪念日。今天,在此再度缅怀老人家历经坎坷、平凡又伟大的一生,追忆您所创造的丰功伟绩,以及对当代中国民办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再一次让我心潮澎湃,泪如泉涌。

父亲王广亚,于1922年6月30日生于河南省巩县海上桥村。您少年聪敏,出口能诵,村人皆誉之;谨遵孝悌,亲睦乡邻,口碑传颂乡里。旅居台湾后,您依然不忘报效祖国,常怀思归之情,久负凌云之志,您做房产生意,为的是兴办教育,虽历经万般磨难,终完成毕生宏愿:一生创办学校十余所,培养学生百余万。功绩卓著,名声显赫,海峡两岸共誉之。人称您为“您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而谦和,生活节俭而朴素,在您的心中,时时刻刻想的都是教育,可谓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您的毕生精力。特别是在您的晚年,为回馈乡梓,您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在河南家乡又创办了两所大学。不仅成为教育界的一段佳话,也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书写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墓志铭。

您生前常对我说,“升达现在已是万人大学,但我们决不能满足现状,沾沾自喜。升达要发展,要奠定永续经营的宏基,还有待于我们父女和全体同仁一起携手努力”。这是您对我和升达全体同仁寄予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升达学院持续发展提出的长远目标。我一定继承您的遗志,按照您的嘱托,把升达大学办成当代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执行董事王新奇博士撰文弘扬外祖父王广亚博士教育思想,争创全国一流民办高校》12月29日是升达学院创办人、我的外祖父、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三周年的纪念日。再次追溯您老人家光辉的一生,令我对您更加崇敬与爱戴。您毕生献身教育事业,且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您一生赤诚爱国,倾资兴学,做出了不朽的功勋,堪称为民办教育的楷模。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作为升达学院的继承人,我一定传承弘扬您的教育思想,牢记您的办学初衷,践行“爱国爱校”的办学理念,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将升达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三年来,学校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坚持“一个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两个服务”(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着力“三个提升”(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基于服务地方的应用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落实“四个促进”(促进教学条件建设,促进教学经费投入,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施“五大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学保障建设工程,校企合作发展工程,文化育人工程)的发展战略,凸显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强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打造一流师资团队、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转化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目前学校拥有河南省重点学科5个,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河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9个,河南省特色专业3个,数量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

我一定要继承您的遗志,光大您的教育事业,为早日把升达学院建成全国一流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长郭爱先撰文《秉承创办人育人理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创办人,特别是先生在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为他深邃的教育思想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创办人的“育人”理念,其核心是人才培养,即“育人”,也就是立德树人。从升达的办学理念、升达校训、行事准则、升达格言等,我们都可以看到,其所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才达人。除精神文化外,先生的行为文化育人,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养成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有创办人亲自撰写的格言警句如:“失败反省自己,成功感谢他人”“自己可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等,都起到了潜移默化育人的作用。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创办人每年拨数百万元专款设立奖学金反哺学生,如新生入学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考研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成绩优秀奖学金、贫困生助学金、注册会计师奖学金、学科竞赛奖等,真实实现了他“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校,回馈于社会”的心愿。

今天,我们学习创办人,就是要视“育人”为我们神圣职责和使命,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成长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顺应学生的禀赋,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视角加强其学习、生活、实践等设施的建设。从学生成才的角度培养、培训、引进、建设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提高其“育才达人”的能力,以提供有品质的教育。从学生成才角度构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思想道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质量上乘、学生满意、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

校党委书记张德伟撰文《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创办人教育理念》创办人王广亚先生,作为一个享誉海峡两岸的豫籍台湾著名教育家,将其长达60余年的办学实践和管理经验,凝炼成特色鲜明、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理念体现在“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原则,“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升达校训,“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升达精神,以及“德育为先,养成为要”等。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把国学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是创办人教育理念的精髓。先生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及今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立德树人”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要讲话精神。譬如广亚先生提出的“三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升达自创建以来,正是遵循创办人这一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人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途径,构建思政教育大平台,不断深化“三大教育”(爱国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持续实施“三大竞赛”(秩序礼仪、文明宿舍、学生整洁),着力强化“三方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坚持不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之中,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和整个过程,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将根据时代的要求,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不断传承弘扬广亚先生的教育理念,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贡献。

常务副校长崔幕岳撰文《弘扬广亚“三吃”精神,传承先生教育理念》我在升达伴随先生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十年。先生兴教办学六十余载,他爱国热教、传承文明、感恩桑梓、回报社会的崇高精神以及先生的道德修养等等,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先生的“三吃”精神也是其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兴办教育的经历中,我认为“吃苦、吃亏、吃气”同样是先生的高尚品德,是事业成功秘笈。如今我们重温先生的教诲,更能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这种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无私奉献的“吃亏”精神,以德报怨的“吃气”精神,正是一个成大事者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也是所有从事教育者学习的榜样。

广亚“三吃”精神教育思想,首先为我们创新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确立了人才培育的重要尺度,提供一条新时代中国民办教育切实可行的新路径。特别是在教育模式上,为我们建立了一条“立德树人”的崭新通道。目前,已被社会上称为“升达模式”。其次,先生倡导的“三吃”精神的教育价值在于:通过磨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意志,进而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校就打牢今后事业成功基础。可以说,先生倡导的“三吃”精神,是升达独创的育人路径。

“三吃”精神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先生把心胸与事业相连,把包容与拥有挂钩。先生倡导的人才培育尺度,可以说是一种胸怀天下的“理想”教育、超凡脱俗的人格教育、成事创业的人才教育。“三吃”精神,说到底是培养真正人才的教育。“三吃”精神教育在学校教育理论上和人才培养途径、尺度上都留下了一笔“历史的记忆”,尚须我们不断凝练升华其中的精神价值内涵而努力探索。

二、在校师生怀念创办人

学务长张现水说,这是一位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长者。六十多年来,创办人“登高壮观天地间”“不畏浮云遮望眼”,为了教育事业,栉风沐雨,饱尝磨难与艰辛,但他矢志不移,终于完成大业。所以说创办人是一面精神旗帜,他用精神的力量凝聚、影响和带动了一群献身教育事业的人士。

招生就业处李莹说,身为一个升达人,对创办人创办升达的亲力亲为、使我更深刻体会到“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的涵义。作为创办人教育事业的一名参与者,我很荣幸。怀着对创办人的敬仰,我将自己所做的一切称之为事业。我会谨记创办人的谆谆教诲,在工作中努力进取。

体育学院老师栗元辉说,在创办人教育理念里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气质”。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读了创办人的著作后我豁然开朗,体育舞蹈恰恰是最合适的一种,于是我找到了自己今后工作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文法学院学生刘月说,第一次见到您老人家是在我们军训汇演。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为了给一群站在转折点的孩子加油引路,不顾路途遥远舟车劳顿,从台北到郑州。后来几次见到您,总是面带微笑,一身朴素却干净整洁的衣服。如今回忆起来,仿佛您还在我们身边。

商学院学生胡珊珊说,创办人用一生的行为为我们阐释了“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勤俭朴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您老人家亲自书写的格言,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信工学院学生胡国锋说,行走在升达校园,随处可见您老人家书写的名言,“自己可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自己的痛苦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等至理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升达学子。

三、社会名人、优秀校友怀念创办人

著名学者、作家程韬光撰文:王广亚的精神实质可以归纳为三种精神。一是大爱精神。王广亚继承了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始终以儒家思想为安身立命之本。在他心中,永远充满感恩,充满对人间的大爱!可以说,他以整个的生命为儒家的人格理想提供了典范。二是担当精神。王广亚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强烈忧患意识,他始终把群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性格特征。三是贞刚精神。王广亚的性格中,刚毅是很重要的成份。他一生中遭遇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是从不屈服,从不动摇,仍然坚定不移地追求他的理想。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河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撰文一个杰出人物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一段历史。在王广亚老先生身上,就烙印着他所生存、生活的百年中国史,凝结着他对中华民族经历的曲折、屈辱以及走向伟大复兴的切身思考和实践。他之所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孜孜以求,源自于他一生对中华经典不断的学习、理解和感悟。他从小受儒家文化思想熏陶,时时以至圣先师为楷模,力行实践。他激励自己办教育一定要有孔子那样崇高的境界。

王广亚,中国民办教育的楷模

皇甫晓涛,上海博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学校2000届毕业生。他说,因为您创办了升达这样一座朴实而伟大的学校,才有了我们这些人的今天。也许在别人眼里这所学校不算什么,但对于当年的我们而言,就好像是您老人家为坠入大海中的我们扔来的一个救生圈,使得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和目标。

97级毕业生李响,现任河南紫牛集团董事长他说,我是九七年入的校,真的为自己的选择升达而感到庆幸。升达大学不仅师资力量雄厚,浓郁的人文和传统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每一位升达学子。创办人的人格、思想和智慧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短短的几年学习生涯,却影响了我的一生。

1998级管理学院优秀校友孙攀峰。他说,我常常在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到底是什么?古往今来,无数先贤达人都在探索教育的真谛,并且用自己的理解和行动去诠释她。在升达的经历和收获告诉我,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升达教会我如何做人。

2011级商学院优秀校友王红玲有人说,怀念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活成他的样子。我们感恩他,因为他倾尽一生的心血,回馈乡梓,筹办学校,让万千学子从那时起有枝可依;我们尊敬他,是因为他以独特而又创新的教育模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升达人;我们敬佩他,是因为他像一位屋顶的巨人,穿越两岸,在教育界桃李满天下。(君子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