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2018-05-13 05:20 来源:守望新教育 儿童 /家庭教育

原标题: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新教育大家谈]

朱永新教授所倡导推动的新教育实验,是近年来民间教育改革中最为生动活跃、最为持久深入、最有影响和成效最著的力量。我目睹了它发生、成长的完整过程,因而可以细心体味它的品质和价值。最吸引我的,当是它的平民教育价值,以及行胜于知的探索精神。——杨东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

原创|杨东平

来源|教育思想网

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是非常人文化的,一点都不功利。它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是培育丰富的内心世界,提高他的精神高度,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的教育,而知识教育只是它较小的一部分。但是,这样的概念在我们很多老师当中是非常稀有的。(《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比如人格养成,其实我们有一个特别珍贵的资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诗书礼教之国,中国传统教育就是以人文教化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教育,而且有培养的目标,就是君子人格,大家约定俗成就是正人君子、谦谦君子、知书达理、温柔敦厚等,但今天培养出来的人,离这个目标已经远了。(《分数和人格、智慧完全是两回事》)

尽管很多学校的各种规定规章,把育人为本等口号喊得非常响亮,但是教学过程还是依靠考试和分数,是以学科教学为主,没有把人格养成放到核心位置。现在教育偏离了教育本质,培养出的只是一些考试机器,科技怪人,经济动物,用钱理群的话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却丢弃了我们珍贵的文化传统。

对于人格养成,对于一个人优秀的性格、情感、气质、有梦想、开朗、乐观、勇气、毅力、坚韧等,这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同样,一个人能力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可迁移能力,学习的能力,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因为具体知识是很快可以成就的,或者说很容易从百度上获得。(《哈佛的选择——如何帮助孩子构建健全人格的?》)

最近有一个很热的话题,今年进入了大学生最难就业季,但我们都知道,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大量企事业单位招不到人,这两个现象一直是并存的。除了有一些结构性的失调,比如法学、英语、计算机等前些年大干快上的低成本专业过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大学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用人单位反映最强烈的其实不是专业知识,它最看重两个素质,一个叫价值观,就是基本人格,你是不是一个好人,有没有服务社会的公益心,如果你是一个三心二意、投机取巧,拿企业当跳板的人,企业最怕这种人。第二是可迁移能力,就是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有没有行动力、创造力,有没有业绩,然后看你的组织管理能力、勇气和意志力,可是我们的教育忽视了这些能力的培养。

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关注短板还是发展长板?

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我们教育方针都是强调全面发展,这次的《教育规划纲要》有个新提法,就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全世界的教育纲领、教育方针第一位都是个性发展。而我们由于全面发展难以达到,现实操作中就沦为了平均发展,平庸发展。这种模式下,最受伤害的就是个性。

这就是我们那么多年来,没有培养出真正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全世界多数优秀人才都是片面发展的,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文英才,因为只有在他的特长方向上充分发展了,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平均发展、平庸发展能混个三好生,但走不远,走上社会以后就没有声音了。

古希腊圣殿上刻着一句话,叫做认识你自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的教育智慧,就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所以今天我们应该非常清楚,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格做成一样的标准件。(《安然地做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

为什么强调个性发展?因为人是生而不同的,个性差异是教育学的基本前提。社会学把人的类型分为学术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学术型能深入思考,坐得住钻得进;经济型对钱敏感,财商很高;权力型的喜欢管理人,当班干部。这些智能倾向从小就表现出来了,而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实际上只评价了其中的少数类型,把其他智能给压抑了。

中西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的老师总是说关注你的短板;美国老师总是说发现和强化你最粗的神经,做最好的自己。西方教育关注的不是短板而是长板,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教育不是灌水,古今优秀人才都是个性突出,在某一方面有强烈的兴趣,而且往往“偏科”。我们很多高中生考大学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学什么,老师家长建议学什么就学什么。大学毕业了,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干吗,这很失败。

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起跑线上的竞争是个伪命题

我今天要特别强调家庭教育。有本书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发行了300万册,为什么说好妈妈或者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呢?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思,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永久的教师,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身影长大的,家长的教育功能是学校无论如何都不能取代的。

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在最缺乏教育资源的乡村,最好的学生往往都是老师的孩子,这个老师可能学历也很低,也没有什么教育方法,但这种家长主要是身教,你至少不是天天打麻将,晚上要批改作业吧,要坐灯下备课吧,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这种身教的力量从学术角度讲,我们称之为文化资本的传递,你家庭的文化氛围会传递到下一代。(《如果有起跑线,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教育如何改变命运?》)

今天我们看到很不幸的几种家长,第一类,把小孩送到寄宿制学校交给老师,或者上重点学校,觉得进保险箱了,放弃家庭教育。第二类更普遍,很多家庭沦为学校应试教育的帮凶。学校通过家校通覆盖了家庭领域,家长帮着老师监督压迫学生,周末还要上各种补习班,有人叫“五加二、白加黑”。后果大家可以想象,即便孩子上了重点学校,他的健康、他的情感、他的人格、他的个性,这些重要方面都得不到关注。

第三类是用力过猛,中国出现了很多虎妈、狼爸,小孩才三岁,家长就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在QQ群上天天讨论,想尽各种办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蛊惑人的商业口号,引起了全社会的焦虑,甚至很多家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全天候陪伴。家长对孩子造成的压力不堪忍受,是让一些孩子最终走上绝路的原因之一。

今天做家长很难。每个家长都有焦虑,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起跑线上的竞争成了当下最有煽动力的商业口号,而且起跑线不断往前移,现在已经移到幼儿园升小学了。其实起跑线上的竞争是一个伪命题。孩子永远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只会累死、病死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的竞争对刘翔重要,他需要争分夺秒,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大家知道马拉松前几圈领跑的人几乎都跑不到终点,过早透支体力就会是这种结果。

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身心健康比名校更重要

破除起跑线上的恐惧,今天的家长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平常心,不要为商业蛊惑所困扰,不要为攀比所困扰,坚持常识,把儿童当儿童,淡化早教热、培训热、分数崇拜、名校崇拜。现在人人都这么做,不这么做的人就非常惶恐,觉得是不是落伍了,被淘汰了。实际上孩子的健康、人格、个性、兴趣、好奇心、想象力、阅读等比那些东西重要得多,而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靠家长。

家长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你的家庭是不会太平的,家里就是一个战场,从三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岁。家长的焦虑无非就是让孩子上一个重点大学,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到底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是重视分数,一味追求好成绩,还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孩子?我认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比什么名校都重要,身心健康比成绩更重要。(《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父母的视野影响孩子的高度》)

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让小孩每天多睡一小时,每天多玩一小时,我们家长能不能做到?不能,就把他送到补习班去,一天不见太阳。其实很多具有人生智慧的人,对子女的期望是相当“低”的。鲁迅坚决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的期望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既不欺负别人,也不为别人所欺负。这是基于一种通达、透彻的人生观。事实上,名人之后大多成为教养良好的平民和各种专门人才。

如果我们有三个孩子的话这个问题就容易解释了。当家长的很清楚:老大忠厚,今后留在家里养老,老二狡猾,将来可以去做生意,老三聪明,让他念书。反正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重点大学的。但没办法,现在是一个孩子,都当神童来培养,弄得小孩子不堪重负,所以家长的平常心是特别重要。(《教育始于家庭》)

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所以对儿童的概念,第一是要宽容、善待儿童,保护他正常的生活,保护他的身心健康,把儿童当儿童看待,这就是一种最重要的教育。

第二是等待。韩国有一本书叫《好妈妈慢慢来》,现在家长太着急了。作家毕淑敏说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的当柴,三年五年生的当桌椅,百年的树才是栋梁材。越是名贵的木头生长期越长,像紫檀、黄花梨。人也同样,所以不要着急,耐得住心,平常心也是一种耐心。

第三是解放。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耳朵,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俞平伯有一个教子理念,叫做大水养鱼,就是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不是把孩子的时间、空间全部占据了,就能培养出人才。另外对孩子不宜过早定向,否则杨振宁就是个熟练的会计师,齐白石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第四是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孩子发现他的自我,发现他的个性。巴菲特说,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找到热情是一个辛苦而又玄妙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父母如果施加压力,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诉孩子做选择时不要考虑地位和回报,就像乔布斯说的,做自己真心喜爱的事情。(《与孩子一起成长》)

怎么衡量家庭教育是成功的?第一个指标,当孩子在幼年与书籍为友,喜欢阅读,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书籍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那些基础价值观将影响孩子终生。(《阅读,我们一起攀高的天梯——明天的责任,在今天你我肩上》)

第二个目标就是在他高中左右能够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个性和特长,包括兴趣爱好,孩子形成自我,能够去自我发现和学习,就算成功了。我们看到太多被考试压倒的孩子,如果给他三天时间自己安排,他除了做作业就不知道做什么,精神上一片空白,这就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让每个人都不一样——教育是帮助他人成为他自己》)

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正常化

——李镇西《我们只想遵守常识》书序

原创|杨东平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有很大发展、有很多成就和改善;与此同时,也染上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毛病。其中之一,有人称为“多动症”,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实在太热闹、太喧嚣,太紧张了,各种新潮的教育理念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评比、赛课、检查、参观、培训、会议、表格使人不堪重负,以至于有教师说现在只能“抽空”上课。“还学校一片清净”成为许多人内心的渴望。

李镇西的新作《我们只想遵守常识》适时地发出了清醒的呐喊。他提醒“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他一直对花样翻新的新潮理论心存警惕,认为那种“一抓就灵”的偏方是把复杂的教育过于简单化了。他质疑有的校长嘴上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脑子想的都是“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形象”“扩大影响”,实际上一心追求的是办“局长满意的教育”和“媒体关注的教育”。他自己的学校自从成为某个“培训基地”后,校园里每天都很热闹。李镇西后来公开发表声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谢绝任何人前来“学习”,也不接待任何参观。因为,学校不是商场,不是超市。“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的诉求,必须面对这个问题:学校的一切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教育究竟是为谁?(《李镇西:校长老师请告诉家长,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学”!》)

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这一问就抵达了教育的原点和初心,这正是我们都应深刻反省叩问的基本问题。关于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可能见仁见智;关于学校不是什么,恐怕更容易形成共识:教育不是表演,不是作秀,学校不是供人观瞻的舞台,不是马戏团。当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的时候,就言明了教育是一种呵护人心、顺应时节和天性的自然而然的生长,是一种春风化雨、陶冶侵润的过程,是缓慢和安静的。学校教育既不是功利主义的竞技场,也不是博取眼球的杂技表演。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学校,理应是简朴和诚实的。学校仅为儿童而存在。

这就是归真返璞,遵守常识,回归常识。所谓常识,就是人所共知的常理常情。老教师们都清楚地知道,过去的学校不是这样的,学校就是学校,老师的形象是清晰而干净的。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使学校热闹起来,兴奋点是改制、收费、校办企业、经营创收,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当时对学校的批评,是学校应当像学校而不是像宾馆,校长应当像校长而不是像老板。当下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此花哨、紧绷、累人的教育究竟从何而来,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它既有来自教育自身改革提升的需求,更多的却是来自教育之外行政化管理的驱使。例如,打造学校文化特色、创设品牌、经营学校之类的时尚。李镇西对此非常质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其性质、任务、功能、教育目标是国家规定的,并不需要各自发明创新,本质上就是一种“没有特色的教育”,确是真知灼见。就打造文化特色而言,起初或许有合理的初衷,就是在改善薄弱学校、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由此快速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然而,一所学校真正的文化品质和特色,只能是在漫长的实践中逐渐凝练形成,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各种“特色”也有高下之分,如诗歌、武术、器乐等是“器物”层面的;感恩教育、赏识教育等似乎进入了文化层面,但属于“一招鲜”的“流行文化”。少数学校建立了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等价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但是,这不就是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理想吗?(《让梦想开花——新教育的起点在哪里?怎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满意?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

教育在于帮助人发现和实现自我

在新潮迭起、口号翻飞的现实中,回归自然的教育、朴素的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需要巨大勇气的艰难抗争。李镇西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我知道我的这些声音,很不合现在教育的‘主旋律’,我也不可能改变别人的看法和做法。没关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我只是努力不让世界改变我。仅此而已。”

我把李镇西的这种努力,称为“教育正常化”,它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文章转自教育思想网微信公众号,向作者致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