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中国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11月27-28日,由新浪网教育频道主办的新浪2018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举行。2018对中国教育来说是“求新求变”的一年。新需求、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层出不穷,促进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而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受众的升级,也给当下教育生态带来全新挑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实体教学、线上教学都已不再是“孤岛”,只有“融合”方能主导行业发展。

  本届盛典聚焦新高考、K12、国际教育、教育自媒体、教育公益等领域,超过500位国内外权威教育专家,教育部及政府领导、知名高校代表、重点中学校长、新媒体负责人、各国使馆及文化教育协会官员、知名教育机构负责人共同出席活动,同时,一线跨界明星、教育公益项目代表等也将参会,共同探讨教育融合创新之道。

朱永新:中国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参与2018中国教育盛典大咖说环节,这位思想活跃、笔耕不辍的学者,有信仰的教育家做了题为《中国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主题演讲。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历史性的成就。朱永新用精确的数据证实这一情况,并总结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四条经验: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注意推进教育公平,始终坚持改革和开放。

  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代,中国教育还应该进一步改革开放。朱永新对此非常有信心,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高屋建瓴地提出六点指导思想。而这六点指导思想总结为一点,恰巧与本届教育盛典的主题契合:“融”。

  最后,朱永新表达了对中国教育的美好愿景:“我们期待中国的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浪潮之中,能够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作出我们的贡献。”

  以下为朱永新的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来到新浪中国教育盛典,跟大家分享“融”这个概念。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一个40年或者下一个100年,我们应该走向何方?“融”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改革开放40年,我们到底取得了哪些成就?我觉得中国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历史性成就,因为我们用不长的时间解决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幅度提高学前教育和高中专教育,而且很多主要的指标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有一些甚至已经到达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一些具体的数据:1982年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2.6%,2002年还有8000多万青少年文盲,但是到了2007年开始免费农村义务教育,2008年全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在中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学前教育来说,从高等教育来说,从教师发展情况来说,都取得非常重要的成就。

  第一,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地位,这些年来,国家财政投入占GDP4%,整个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前面教育数据也证明了投入取得很重要的成效。

  第二,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根本任务。

  第三,推进教育公平。这些年来教育公平虽然还有很漫长的路要在,但是我们有很大的经历把财政增加最主要的部分投入到边远地区、投入到农村。

  第四,始终坚持改革和开放。

  下一步中国教育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怎么做?就是关键词“融”,所以我提出六融:

  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现在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地球村时代,中国的教育怎么把世界教育资源统一配置,是值得研究新的话题,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其实都有一个世界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这些年来,和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在碰撞、不断引进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很多地方办起了中外合作大学,实现了不出国的留学,下一步应该进一步引进更好的世界优质教育资源,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舞台上统一考虑。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合。以前学校教育闭门造车,很少跟家庭和社会进行深度融合。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教育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特别是随着美国科尔曼报告发布,意识到家庭、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社会的教育资源更好引入学校,也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课堂和更大的活动空间,教育更需要和家庭、社会进行深度融合。

  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资源进行深度融合。民办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一个补充,是整个教育资源配置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方经验来看,特别是随着美国特许学校的发展,大家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民间力量、民间智慧教育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两个星期以前我刚刚和美国一位校长进行了对话,他本来是美国最著名公立学校的校长,后来办了美国特许学校,就是政府把相应资源交给民间去做,所以他办的学校70%的孩子是有色人种,50%的家庭是贫困家庭,13%的孩子是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但是他把这些学校办成了大家羡慕的学校,98%的学生能进入美国大学进行读书。起点不高的学校能和美国所谓优质高中进行竞争,所以民间的力量进入教育,不是可有可无,不是简单的补充,是不可抗拒的趋势。这个时候要特别提醒大家重视这个问题,因为大家现在有点感觉到民间教育好像在目前不太受鼓励。

  传统教育和未来学习中心的融合。最近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未来学校的形态,未来会出现新的学习中心的概念,就是打破了传统学校一统天下的格局,也就是说教育资源的供给者,所有人和机构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比如会有很多新型课程公司出现,也就是说学校可以购买课程公司的服务,那些民办的社会机构、培训机构都可以成为让学生选择,可以用教育券采购的教育公共服务,未来新型学习中心没有寒暑假,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对所有人开放,不仅仅对学生,未来学习中心,爷爷奶奶可以带着孙子一起来上课、一起来学习,这样一个新型学习中心的格局将会出现。

  知识、生活和生命的融合。这是非常重要的融合,现在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学生要记住知识,考试要高分,教育就成功了,未来不是这样的,你学的知识对生活、生命有没有用,整个课程设计要重新设计。现在学习的东西都是天经地义的吗,我们就是应该学这些东西吗,这些东西其实还是一百年以前的学科机构,一百年以前的知识体系,其实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教育发展了。所以我正在构建一个未来学习的内容体系,比如未来基础课程是生命教育等,教育首先是为生命而奠基的,最好的教育是让生命得到最大的张扬,个性得到最大的解放,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教育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哪些是最需要的东西,我们要教给学生一身有用的东西,要教会学生真正自己去学习的方法。

  美国那个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基本不上课了,完全以学生的项目制学习为主体,他说30%讲一点基础课,为什么要讲?没办法,州里要统一考试。我说如果没有统一考试,是不是可以不讲?他说当然可以,但老师还不太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未来项目制学习一定方向。

  统一考试和多元评价的融合。整个中国的教育是被考试这个指挥棒拖着走。12月2号,中国教育30人论坛将举行一次重要会议,将会讨论怎么考试,现在各种各样的评价把我们绑住了,怎么去改革?需要突破。我们提出未来要建立一个学分银行体系,就是把一个人所有的学习历程从摇篮到坟墓,原生态可以记录下来,大数据、互联网已经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这样一来,未来考试并不是很重要。

  前不久美国开全美国招生官会议,已经做成了一个决议,从2019年开始大学招生可以不再看高考分数了,美国高考分数明年开始可以不用看了。其实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消息,美国一家很著名的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不允许看申请人的学历,也就是说申请人不允许提交学历证明,如果提交就是无效的,防止学历的标签去看人。学历标签被突破、分数被突破,还有更好的选择人、判别人的方法,这是原生态的、全景式的、过程式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未来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会学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成效。

  这六个方面都是今天的主题——“融”。我们期待中国的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浪潮之中,能够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作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牛豆豆 实习编辑:李双婕

  新浪声明:所有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