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
当下,中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2014年,上海启动教育综合改革的国家试点,每年都在改革创新中形成新的制度性成果。
新年伊始,澎湃新闻推出《名校长访谈》系列报道,与校长们面对面,听他们讲述最生动的师生故事,传播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在上海浦东金桥碧云国际社区,有一所诞生于1996年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双语学校。
学校的掌门人,是在教育界颇有名气的“网红校长” 万玮,从不敢发言到一年20场脱稿演讲,这位数学专业出身的理科生总是金句频出。复旦大学毕业后他就到平和双语学校工作,从一名普通数学教师、班主任成长为学校的校长。教龄23年,担任校长6年,他与平和学校互为见证者,共同成长。
【对话万玮】
澎湃新闻:学校对于老师选拔、学生招生有什么要求和培养举措?
万玮:师资团队是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对于资产增值,学校十分重视,每年至少有超过七位数的投入。
平和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叫教师发展中心,类似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从教师的招聘到入职培训以及职后的专业发展。一所好的学校不仅为学生设计课程,也为教师设计课程。平和教师发展中心设计了平和的校内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包括教师的校内职称体系、各类可转化为学分的教师课程、教师社团、校本课题研究等。
在招生方面,平和是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招生分幼升小、小升初和高中三个学段。我们希望能改变评价方式,在小学直升初中与初中直升高中时皆有面试,初中升高中的面试尤其重要。对于那些善于独立思考、兴趣特长突出的学生,即便学科成绩一般,平和也会重点加以考虑。
澎湃新闻:国际课程如何与传统课程相互借鉴?新技术对传统教学有何挑战?
万玮:平和学校在一至九年级实施国家课程,十至十二年级引进国际课程。国家课程国际化,国际课程本土化,通过多年探索,逐渐在校内形成十二年课程的有效衔接。
平和学校招收的是本地学生,实施国家课程既是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多年教育实践的认知结果。选择平和的学生大多在高中读国际课程或直接出国读书,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尤其是把母语学好,就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人工智能对于传统学校,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点去改变或颠覆,国内外也有一些小型的尝试,但是没有改变教育教学的本质:即对人的培养。教育主要还是人的教育,需要教师通过一对一或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人格的培养和渗透,这是人工智能目前做不到的。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面对未来的世界?如IB课程(国际课程的一种,国际文凭组织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终生教育。除了智育方面的严格要求和学术的高标准外,IB强调学生应成为具有批判精神和同情心的思想者、终生学习者,见多识广的本地区和世界事务参与者,并且了解人类共有的仁爱,尊重不同文化及人们对事物看法的多样性。
除了学校教育要革新,家长和家庭教育也要进行改变。我认为,独立并学会选择、克己利他、坚持努力,将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的必备技能。
澎湃新闻: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方面,学校有什么独特举措?
万玮:我们提倡培养“五自”精神,分别是自主、自由、自然、自信与自省。“五自”的核心就是自主,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自主行动,独立生活,独立思考。我们提倡全人教育,把人当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而不是考试机器来看待,关注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特长。
我们重视艺术和体育,艺术与体育教育看似无用,实际伴随人的一生。中国传统教育中艺术与体育皆是特长生,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实则是一种功利化倾向。平和有一支超过500人的学生艺术团,包括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音乐剧社、爵士乐团、管乐团等,每年举行新年音乐会与夏季音乐节。而校内也有各种体育社团与校队参加上海国际学校体育联盟的各种比赛。
我们还注重跨学科的整合,提倡实景教学,即教育要跟生活相联系,学习有意义,学生也才会有兴趣。比如秋游,语文和艺术老师共同出题,让学生用古诗词配画;《光与影》的暑期实践课题,把物理学的原理和艺术融合;家政课让每个同学回家烧一道菜,拍成短视频,用英文进行介绍。
总体而言,学校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自身规律,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实践,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坚持中国基础教育与西方教育优势的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