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3日讯(记者 李萍)3月3日,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和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共同探讨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首先是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国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上海、浙江两地对教育评价问题更为敏感。倪闽景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当前基础教育阶段以应试为导向的评价方式的弊端愈加凸显,“新时代更需要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价值观来引领”。

韩平从系统视角出发,指出区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三种“质量”,即“结果型质量”“过程型质量”与“结构型质量”,而当前教育评价问题的核心,就在于片面追求“结果型质量”,忽视“过程型质量”“结构型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根本支持与长远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浙江省确立了“四个关注”的科学教育质量观,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关注质量形成的过程与成本,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

为从根本上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上海、浙江两地也分别进行了探索。倪闽景介绍,从2006年起,上海连续三次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行的PISA测试,学习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启动“绿色指标”评价,全方位体现学校和区域的教育质量;从2012年开始,小学阶段全面推行等第制,避免“分分计较”;从2014年开始,进行高考综合改革,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正式进入高考。

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浙江通过多年探索,借鉴教育质量监测技术与方法,在日常教育评价改革的多个方面综合施策。韩平说,当前浙江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已构建起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体系,开展体现“四个关注”的综合评价,并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与问题”调研,深化“以校为本”的小学考试评价改革,深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刚性使用的中考改革,等等。

“评价改革,既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也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每个层面都有可以改进的工作和要求,家长也应对教育评价有所理解和改进。”倪闽景认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应是多方参与的,当然,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他指出,进行科学的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思想统一的过程,也是技术准备的过程”。

123.jpg

3月3日,倪闽景(中)、韩平(左)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演播室,就“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话题,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齐林泉(右)专访。本报记者 张劲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