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美好生活需要”,自然包括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因此,如何有效回应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望,是各级政府务必重点关注的重要议题。教育事关民生和城市发展品质,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涵。因此,为深入贯彻“八八战略”,杭州要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以美好教育为指向推进杭州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在教育民生问题上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长足的成绩,到十二五期间,杭州已基本建成了以人为本、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高水平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圆满实现了“基本建成优质均衡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初步建成学习型城市,夯实人力资源强市基础”的战略目标。
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释放,对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杭州来说,教育民生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与挑战。
从育人层面来看:一是育人主体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中小学教师队伍总量仍显不足,部分教师职业素养和学科素养还不够高。二是育人内容存在问题。如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育、学科、课堂而轻德育、体艺、实践等弊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从配置层面来看:区域、城乡、学校和学科之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市域内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市区优于县(市)、县(市)域内城镇优于农村等区域间、区域内发展不均衡,此外,如中小学“择校热”、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校外培训等问题导致社会出现集体性焦虑。
从体制机制层面来看:一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管理还需不断加强。二是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还面临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挑战等等。
一是把思想观念统一到美好教育上来。在十二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指出,杭州要建设“美好教育”,就是要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满意。这实际上道出了美好教育的真谛。我们就是要把思想观念统一到市委关于美好教育的指向上来,为建设教育强国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助力。
二是围绕美好教育从制度上发力。周江勇书记说,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动真碰硬,提出实质性举措。而要产生实效,关键点要从制度上发力。比如,通过多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多方联动,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通道,建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等。通过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教育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充分考虑制度建设的后续措施和配套措施,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三是以“补短板、破难题、强联动”为工作导向,打好美好教育攻坚战。首先,对标杭州现代化目标,构建“美好教育行动计划”,实行整体性治理,从而建成高水平、优质均衡的杭州现代教育体系。其次,通过强联动,回应人民的诉求,为民办实事。通过精准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行动,包括新名校集团化、九区教育融合行动、智慧教育专项行动、教师校长交流行动等有效回应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求,破解社会的集体性焦虑情绪。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总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抓住老百姓(603883)关切度最高的教育问题,织密扎牢教育民生“保障网”,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美好教育行动计划”,让杭州人民共享新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