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关注中国学前教育新规:警惕资本侵入和伤害教育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11月22日报道 德媒称,中国政府最近为进入幼儿学前教育的民营资本踩下了“急刹车”,出台新的政策大幅度限制以盈利为目的幼儿教育机构。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20日报道,1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了目前中国学前教育市场面临的严重问题,并严格限制了自由资本进入中国学前教育市场的途径。

  《意见》一出,在美国上市的红黄蓝教育应声下跌。一时间,社交媒体纷纷聚焦这一领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报道称,《意见》中指出: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新的政策定下了未来两年中国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包括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即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应该达到80%。对于一直专注学前教育创新的业界人士张晔来说,这是新政策中最大的“利”。她向德国之声表示:“这是一个保基本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用国家的力量,政府目前采取的这种方式可以普及学前教育”,这是新政策中最大的利。

  报道称,从中国社交媒体的民众反应上来看,对新政持支持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目前中国私立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费过高,而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时又过低。一名微博用户在新华社的相关新闻评论区中表示:“提高幼师的待遇,扩建公办幼儿园,幼儿园收费合理化才是根本。私人幼儿费用太高没有一个合理的收费明细和标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表示,警惕资本对教育的侵入和伤害是必须的,“不能用善良的愿望代替现实”。这位教育学家表示,教育行业是刚需,有稳定的现金流,所以巨额资本虎视眈眈地盯着教育蛋糕,如不设防,教育一旦被资本绑架,其公平性、公正性就不复存在。只有资本通吃的赢利模式,这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已有教训。

  报道称,德国和中国一样,也面临着学前教育机构人员和硬件配备严重不足,幼儿园“一位难求”的困境。但综观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资金来源方式,会发现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力量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确实少之又少。根据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2014年整理的统计数据。德国政府2013年在学前教育领域的预算投入为195亿欧元,约占当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75%。与经合组织国家0.6%的平均水平相比略高。德国政府出资的范围包括学前教育机构的运营、硬件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入园幼儿的园内日常生活费用。德国的社会福利法规定,公共财政必须为学前教育机构出资。

  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国幼儿园的运营主体很少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机构,而大多由教会以及各种社会福利机构所承担。根据德国现行的法律,地方政府必须按照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或接纳幼儿数量向幼儿园的运行主体提供财政支持。家长则必须如实按照自己的个人收入情况缴纳补充性费用,这些费用大多用于扩展学前教育机构基本服务以外的附加服务,如下午至晚间的幼儿托管服务。收入低的家庭,在许多地区都可以免交相关费用。

  除了这类公立背景的学前教育机构之外。德国各地也有少数的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经营方向大多以多语种,国际化为主。托管费用也会明显高于其他公立性质的学前教育机构。但从其国际性的师资配备考虑,这类机构的运营成本也会比一般学前教育机构更高。

  报道称,经合组织推荐的学前教育公共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比例应为1%。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公布的统计数字,2011年中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0.09%,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为2.24%,生均学前教育经费为4439.98元。社科院在相关报告中指出,尽管近些年来,学前教育生均支出、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比重以及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三项指标均有所上升,但与同年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报道认为,新出台的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平均分以及教育公平的问题,然而关于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更多的应该依靠民间力量来解决。报道援引专业人士的观点表示,“民间力量也是可以帮国家分忧的”。(来源:参考消息网)

中玩协重磅打造学前教育新生态,CPE中国幼教展引领行业发展

红黄蓝到好未来:商业化学前教育该停下来思考初衷了

张葆葆参股锦霞教育已搬走 幼托师资成学前教育短板

超20家A股公司涉学前教育 个别旗下幼儿园曾被曝虐童

悟空问答网友评携程幼儿园虐童:必须重视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