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培养15万人才 李书福有个教育梦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从1997年涉足教育行业,到目前创办了8所院校,吉利教育遍地开花,涵盖从职高到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5万人才,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造车育人互赢共进

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自由探索,学生走进学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2010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李书福提交了《关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教育改革协调发展的提案》。多年来,李书福一直关注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他始终认为,对于大学而言,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两者不是矛盾关系,而是孪生兄弟关系。高层次技师技工的培养已经成为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创新能力竞争是包括技师技工在内的全面、立体、综合能力的竞争,许多创新成果的产生以及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源自于一线的实践与启发。

而在吉利办学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最为突出。“我是2010年10月来湘潭正式筹建新学校。当时的要求就是一个:一定要产教协同,围绕汽车产业培养人,培养实实在在的能用的人。”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袁礼斌表示。“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琢磨,怎样把人培养出来,让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我们去了很多基地和工厂,和工厂负责人、人力资源负责人交流,慢慢找到了路径。从目前来看,有了一点点效果,学生二年级末基本就被抢完了,但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日本的藤冈博司先生,曾在丰田、马自达等知名汽车公司从事精益生产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现任职于吉利汽车湘潭基地,担任精益生产管理专家。同时,藤冈博司也是湖南吉利职院的常客,他常去给学生授课和开展讲座,介绍汽车行业精益生产相关的知识和情况。在湖南吉利职院,像藤冈博司这样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还有很多。他们接受企业选派,来学院担任教师,直接进课堂。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则在暑假期间进入企业工厂,跟岗实践。

针对汽车的智能化特点,吉利在教育方面与做了前期规划。2016年起,三亚学院开始打造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把“人工智能+大数据”作为学科重点布局。2018年7月,三亚学院投入上亿元建设全国第25个、海南(三亚)首个超算中心,中心算力已经升至全国高校第五位。近4年,三亚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16项,立项数名列全国426所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名,海南省高校的第三名,科研综合排名全国426所民办本科院校第6名。2019年4月,浙江吉利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临海首家工业机器人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基地等。

 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