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带你读懂2018中国经济“成绩单”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各方关注的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今日出炉。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发布的数据勾勒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全貌,也展示出喜人变化。

  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加快

  房地产市场总体达到调控目标

  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价格涨幅低于预期,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通货紧缩”说的很不得当

  城镇就业继续扩大,新增就业大幅增加,大规模解雇员工是个例

  居民消费升级提质,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增加近两成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不必过度解读人口增长率、出生率下降

  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总体可控,有能力保持2019年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看点一: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9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实现预期目标。按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

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

  此前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悲观论调渐浓。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关口,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等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这一指标与预期相符。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6.6%和90万亿元这两项指标应该协调去看。这是一个鼓励和激励性的指标,表明此前市场对于去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指标的评估有点过度悲观。

  谭雅玲强调,经济指标情况是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影响点,人民币贬值被炒作,对我国经济信息干扰较大。

  谭雅玲认为,调结构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主基调,这意味着当前经济增长就是处于从要规模向要质量转变的过渡期。新业态,新常态,新技术,新结构应该成为主题词。

  展望2019年,市场普遍预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严峻,国际机构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宁吉喆表示,从中国自身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也不会改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然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仍然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们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必然会带来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开拓,带来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看点二: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已经有所体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9%和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5个、2.7个和1.9个百分点。

  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铁路客车、微波终端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基化学纤维、智能电视、锂离子电池和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83.0%、104.5%、40.1%、23.5%、18.7%、12.9%和9.7%。

  谭雅玲指出,这些数据能够看得特别清楚,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最低为9.7%,增长较快,与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相比,提供了很大增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体现出供给结构有所改善。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9%和8.1%,这个速度比平均增速快了不少。在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我们能够取得稳定、与预期相一致的增长,以及结构方面的改善很不容易。

  看点三: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加快

  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投资支持。

  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2018年比上年分别增长16.1%和11.1%。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563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加快。此外民间投资394051亿元,增长8.7%,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

  赵锡军表示,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稳定在高端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巩固新产业在新的结构的地位。

  赵锡军建议,从政策层面,除了货币政策要强调逆周期性、强调结构性、针对性以外,从投融资体制,资本市场支持直接融资的作用需要加强。因为资本市场能够更好的为前端创新的企业的项目提供融资,让产业结构进一步往上游发展。

  贾康认为,在中央一再给出非常明确的强烈信号后,全年民间投资增长8.7%,非常值得肯定。

  不过贾康也指出,对比固定资产投资5.9%的增幅,可以认定非民间投资部分,也即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国有经济部门的投资增速是下滑的。中央提出经济工作的“六稳”目标,未来加大投资的空间非常可观。

  “在民间投资有了向上的、值得肯定的动态之后,非民间投资的部分调动我们的潜力,进一步以投资来实现扩大内需的必要性非常明显。”贾康说。

  看点四:房地产市场总体达到调控目标

  房地产市场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数据显示,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64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654万平方米,增长 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2%。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49973亿元,增长12.2%,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4.7%。

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

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2018年房地产市场总体达到了调控的预期目标。

  对于房地产投资增长背后的原因,倪鹏飞分析认为,2018年表现出乎意料,相信2019年的投资会有所下降。

  “2018年土地开发费用增长达到14%。这是投资增长的原因。到2019年,土地市场可能会有所变缓,另外开发投资由于销售方面的原因,可能也会有所减缓,新开工施工和竣工也会有所减缓,投资会有所下降。”倪鹏飞表示。

  此外,倪鹏飞说,从时间上来看,2018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温和的变化,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持续在进行。特别是2018年7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下决心解决房地产问题,对预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空间来看,城市在分化,城市群和非城市群在分化,不同的区域在分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周边城市在分化,并开始出现一些收敛,期待很久没有实现的降温出现。

  展望2019年,倪鹏飞认为,虽然中国2019年面临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但房地产基本政策不会发生变化。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不排除房地产税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今年两会后或有新一轮的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推出。

  刘剑文强调,是审议不是落地,审议和落地这个中间还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也许是更长时间。

  看点五:进出口稳中向好

  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货物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高,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外汇储备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赵晋平表示,从2018年来看,在日趋复杂和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背景下,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对外经贸形势总体上保持平稳,并且稳中向好,在一些方面还出现了亮点,有明显的改善。比如对外贸易总额再上新台阶,民营企业在推动中国外贸方面作用进一步提升。此外,跨境直接投资方面、利用外资方面都有亮点。

  2019年,国际上对全球增速下调预期形成共识,中国对外经贸不确定性上升,增长难度有所加大。主要风险来自国际经济环境,部分国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进而影响投资者信心。

  赵晋平认为,2019年中国对外经贸在有些领域存在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从进出口方面来看,去年进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出口,在2019年,随着扩大进口政策不断推出,进口增长速度有望进一步保持高于出口增速的态势。而出口方面,2019年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在开拓新市场、新领域、新方式,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出口有望保持与2018年持平。

  从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角度来看,美国对中国不断加征关税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对于中国的投资为何不降反升呢?他认为这是在于虽然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但从跨国公司投资来说,以中国内需为导向的投资是近十几年来出现一个新的变化。在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跨国公司要寻找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增长表现比较好的投资目的地。基于此,预计2019年利用外资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至少保持在去年的规模上。

  “对外投资是我们近年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我认为2019年也会有一些良好表现。”赵晋平说。

  看点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数据显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去年的物价低于预期,12月物价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也是趋弱的,不少市场人士担心“通缩”风险。

  宁吉喆表示,12月份CPI低于2%,PPI当月同比涨幅回落,全年CPI是2.1%,全国PPI是3.5%,都属于温和上涨,这是人民群众所期望的。

  宁吉喆指出,影响CPI上涨因素很多,最关键是供求因素的影响。价格的背后是供求关系,深入地去分析供求关系,也就了解了中国价格的基本走势。

  而PPI不仅受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从国内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传统行业过剩产品多、价格低的情况,那也是企业不希望的。从国际看,由于中国已经是进出口大国,特别是在生产资料方面,四季度以能源产品为主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比较多,这都会对我国的PPI有影响。新一年,国际上仍然是有变数的,所以现在的宏观经济研究、物价的研究不能只看国内,还要看国际。

  宁吉喆表示,从近10年来看,我国全局的通货紧缩没有发生过,但个别年份有结构性的紧缩因素。从今年看,“通货紧缩”这个词可以说很不得当。

  他解释道,物价本身是一个表象,背后是市场供求关系。逆周期的宏观政策要解决结构性矛盾,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考虑供求总量的平衡。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在结构上采取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这都有利于改善供求关系,有利于结构性去产能、结构性去杠杆。同时,也要考虑总需求平稳,现在的政策取向很明确,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加力”体现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地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进一步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重点支持补短板等方面。

  “提效”体现在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财政部门都做了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融资结构、信贷结构,加大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资金更多流入实体企业、流入中小微企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应该说政策的取向十分清晰。”他表示。

  看点七:新增就业大幅增加,整体就业平稳

  去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城镇调查失业率。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多增10万人,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都保持在5%左右,实现了2018年年初提出的低于5.5%的预期目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从201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整体就业平稳,但三个因素影响目前就业数据。

  首先当前就业期望值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发生变化。从各个地方一年来高校毕业变化的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就业期望值逐年下降。

  其次,不同区段也不一样。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6亿人,比上年末减少45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8万人。储朝晖表示,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农民工。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制造业就业情况需要被关注,可能相对要面临很多问题。而新型的服务业,新兴产业相关的一些行业,就业总量有增加,特别人工智能发展以后,未来可能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人力资本总成本在增加。很多人期望尽快尽早就业,而不过多的强调就也有多高的回报。

  储朝晖认为,不同行业之间的调整幅度2019年会更大,就业和再就业或者是转行这种情况会增加,要注意到创造一些条件,为这些人再就业或者是转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或支持。

  同时,储朝晖表示,“农民工普遍容易找工作,大学生相对难一点”的就业形势已经发生变化。2019年低端如何保障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人力培养成本在增加,但是工资的期待在下降的这样一个新的趋势,如何解决也是未来我们所需要关注的。

  近期,有媒体报道比如民营企业年前有大规模的解雇现象。国家发改委也表示说是农民工提早回家过春节。对此,宁吉喆表示,这是个例。但是会引起统计局注意,促进就业优先政策的落实,使得人民群众有就业,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生活不断改善。

  看点八:居民消费升级提质

  消费降级是持续一段时间的担忧。

  数据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3.8个百分点。

  宁吉喆表示,201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高。虽然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第四季度从前三季度的78%,降到刚刚发布的76.2%。这一点波动不足以说明有质的变化。总的看,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结构总体是升级的。按国际通行指标恩格尔系数衡量,这几年都是下降的,说明居民消费中非实物性支出在总体上升。

  宁吉喆指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商品消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物美价廉的商品好销售,但是质量高、价格不菲的商品也开始更多地进入中高收入家庭。服务性消费比重是上升的。国内旅游人数在两位数增长,还有文化消费、信息消费、教育培训消费、健康卫生消费,都在迅速增长。

  宁吉喆表示,国家统计局正在按照国务院要求研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扩展把服务消费也纳入进来。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指标而言,旅游、文化、卫生等服务性消费还没有纳入进来。尽管这样,2018年仍然是增长9%,这个速度是不低的。

  看点九: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近期大家非常关注人口数据,有一些研究文章认为人口会出现所谓的负增长。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为13.953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

  宁吉喆回应这一市场关切时表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已经很清晰地表明,2018年中国不仅人口在正增长,出生人口数量也是比较大的,1523万人,这个数据还是很可观的。至于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的数据不是只看一年,要长期观察。所以,不必过度解读。

  看点十: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总体可控

  宁吉喆表示,总的来看,2018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

  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社会政策要强化兜底保障的功能,这是“三个强化”。

  去年二季度开始,中美经贸摩擦初见端倪。宁吉喆表示,面对经贸摩擦,中国政府及时采取“六个稳”的政策,虽然中美经贸摩擦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但总体可控。

  以12月份为例,投资、消费、工业、服务业等主要指标或者是持平、或者是略有上升,总体是稳定的。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与1-11月持平。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11月加快了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比11月提高了0.3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3%,比11月加快0.1个百分点;制造业PMI虽有下降,但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服务业持续处于景气区间,建筑业指数大幅上升。

一张图,带你读懂2018中国经济“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