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六大变量影响未来走势,中美贸易摩擦排第一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共建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中国面对世界大变局,向国际社会提出的中国方案。盛垒认为,2019年,世界经济将仍呈持缓慢增长的态势。当前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复苏的态势仍然持续,但是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内部看,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具备很多有利的基础性条件。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通过落实加大对民营企业政策支持的力度、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等具体措施,为经济增长持续增添新的动力。

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正逐步成为重大国际问题的重要参与者。权衡表示,中国经济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实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因为我们内部发展需求,与我们未来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对外开放要有新的战略思维,我们要加快服务业的开放,从百姓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中找寻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力点,提升人民群众改革的获得感;我们要从政策优惠型的开放走向公平性开放,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权责边界,坚定地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张幼文表示,随着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很大潜力,中国有着广大市场和充足购买力;国内巨大的地域空间和东中西部显著的发展水平差异,提高了生产力和分工效率;中国的投资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优势和装配制造业的产业优势等,也提升了“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可度,中国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也在专项措施支持下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报告指出,2018年世界经济在“大摩擦”和“大调整”中总体实现稳定增长,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与2017年各国经济同步强劲回升不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除美国等少数国家增速持续提升外,大多数经济体经济增速均出现了一定回落,全球经济下行迹象值得警惕。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在2019年仍能维持缓慢增长态势,但伴随着全球贸易摩擦对经济传导的加剧,不排除2020年将导致经济增长出现下滑的可能。据预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41%和3.32%。

报告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延续了强劲上升势头,但是其外部性是相当负面的是一种损人利己的“景气”。报告提出,2018年底美股连续大跌、利率倒挂等诸多现象,都预示着美国经济可能已经见顶,这对全球经济形势、宏观政策、资本市场等将产生深远影响。

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内涵及其影响,指出世界大变局既意味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已发生深刻转变,也意味着全球多边主义体制正酝酿深刻调整,更意味着现有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亟待深刻转型和重塑。这些历史性的大调整大变革,将从技术、结构、规则、体系等各个层面深刻影响未来较长时期的世界经济走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对世界大变局,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些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将对世界经济、国际秩序与中国自身发展产生极其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报告还强调,随着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稳中求进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且新时代的新变量、新动能、新空间、新布局,为新时代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机遇、新前景。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机遇期,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全方位发展新格局,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认为,2018年是世界经济曲折发展大变局的一年,全球经济延续2017年的复苏势头,世界经济增速保持了较好态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就进入了低增长通道,一直到2017年才有了一个明显的反弹,2018年整体来看,全球经济增速虽然没有达到年初各大机构的预测值,但也保持了同比增长的稳定态势。分国家看,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虽然整体上升较高,但是内部分化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迟钝,金砖成色不足。

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成企稳态势,既有周期性的因素,又有结构性的因素。从周期因素上看,经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从新一轮的库兹涅茨周期底部向上回升。从结构性因素看,2018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积极的经济结构转型,结构的优化内在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

另外,促进全球经济增幅上升的一个因素是美国减税政策形成的连锁反应。在美国宣布减税后,英国、法国、印度等都纷纷提出减税计划,减税成为了2018年的经济热词。以美国为首的减税政策,确实在全球层面引发不小的连锁反应。从个人和家庭层面看,减税能够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从企业角度看,减税可能导致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或其他投资项目,创造更多产出,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整体看,减税降费的政策对全球经济复苏有积极作用。

报告预计,2019年的世界经济将难以延续稳定复苏势头,从短期来看,由于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开启财政刺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导致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仍将在2019年保持小幅增长。展望未来两年,全球贸易摩擦升温、金融环境收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以及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等将拖累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导致全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包容性深受挑战。据预测,2018—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23%、3.41%和3.32%。

报告分析认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趋缓,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将随着政府财政政策作用力减弱而回归平庸常态。欧元区因“内忧”即重债高位和“外患”即全球贸易摩擦冲击等,增长面临不可持续。日本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来源于外部,经济较快增长势头或将被打破。新兴经济体因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经济和政治风险总体偏高,增长势头或将减弱,各国经济走势也将明显分化。其中,依靠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出口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高负债且严重依赖外需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将面临货币危机的威胁;处于改革转型中的新兴市场大国增长将稳中趋缓,其中,中国因追求高质量、更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增长势头将有所减弱,但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力区域。

报告还对2018年国际金融、投资、贸易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国际金融方面,非经济因素或将引发新一轮金融市场波动。世界贸易方面,全球贸易摩擦或将导致贸易失速,世界贸易增长将呈现降温趋势,尤其是制造业的放缓对贸易增长构成压力。全球投资方面,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或将蔓延至投资领域,全球投资增长面临障碍,但是新一轮产业革命或将重燃全球投资增长,其中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趋势明显,将为未来的全球经贸合作创造了新的空间,利于推动全球投资的复苏。“一带一路”继续为全球投资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也为全球投资提供了广阔平台和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对外投资也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

报告分析指出,六大变量将影响2019年世界经济走势。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与中国出口结构相似的第三国产生贸易创造与投资转移效应,进而刺激其进出口总量及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另一方面,在价值链贸易时代,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价值链上下游生产商造成连锁冲击,并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二是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将加剧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从货币市场看,目前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意愿较强,货币市场去美元化趋势愈演愈烈,外汇储备多元化进程加快推进;从股票市场看,随着全球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增强,美国股票市场的泡沫风险可能引发其他国家股价的同向波动,进而产生实体经济下行的预期;从债务市场看,国家债务市场环境持续恶化,大规模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概率大幅增加;从汇率市场看,新兴经济体汇率存在进一步贬值的风险,这将增加其实际债务负担,并引发流动性风险。

三是美国国内减税政策将形成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新路径。在国际层面,美国国内减税政策可能引领新一轮全球减税浪潮;在美国国内层面,减税政策将引起资本回流,但是,与此同时也将加剧美国国内的金融风险。

四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风险将增加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同步性。从供给侧来看,国际原油产量将持续过剩;从需求侧看,世界主要原油进口国对原油需求的增长放缓,原油库存量持续上升。此外,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也为国际油价走势蒙上一层阴影。因此,国际原油价格存在进一步下跌的空间,这将对原油进口国和原油出口国产生相反影响,进而加剧世界经济增长轨道的分化。

五是WTO改革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新活力。目前,美欧日、加拿大等已分别就WTO未来改革提出相关倡议及意见书,WTO改革势在必行。WTO改革将唤醒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谈判职能,增强并扩大世界贸易组织的治理范畴及作用,特别是对“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等代表新型国际贸易模式的议题展开谈判,分别迎合价值链贸易及数字贸易时代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对国际经贸治理的议题谈判诉求,更好地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此外,强化WTO透明度、通报义务、监督和审查职能的执行,将修复多边贸易体制的系统性问题,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环境的法制化、开放度、公平性,实现国际贸易潜力的释放。

六是数字贸易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它将有效促进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及消费者福利水平。同时数字贸易和电子商务将促进中小企业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进而对各国就业水平产生显著的放大效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报告认为,相比十年前,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也已是天翻地覆,那个熟悉的“地球村”似乎正离我们渐行渐远,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沉渣泛起,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逆风劲吹,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地区热点、难民移民等问题和挑战此起彼伏。另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过去十年来,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出现重大转折,国际规则、国际秩序、国际体系、大国关系也都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与调整。

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论断从世界大势和时代变革出发,深刻地揭示了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态势,概括了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这一百年变局,既意味着对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已发生深刻转变,也意味着支撑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多边主义体制正酝酿深刻调整,更意味着现有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亟待深刻转型和重塑。

着眼于未来30年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历史性大变局带来的必然会是全方位、根本性的大调整大变革,将从技术、结构、规则、体系等各个层面深刻影响未来较长时期的世界经济走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这种影响的深度、广度、力度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报告还强调,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变革,中国将继续高举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大旗,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平台和抓手,携手各国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和全球化深入发展提供体现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对中国来说,世界大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总的来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报告认为,中国当前处于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结构调整双重周期叠加阶段,前者主要包括中美贸易摩擦、世界经济增长见顶,后者主要包括经济去杠杆、金融市场防风险、房地产去库存、财税改革转动能等多方面。综合来看,受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影响,中国未能延续2016—2017年经济持续回暖的表现,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预计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小幅调整的局势,预测2019年和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6.38%和6.32%。

报告指出,从2018年中国经济表现来看,受基建资金来源收紧、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停止、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等影响,需求侧“三架马车”中投资、消费放缓较为明显;而在厂商“抢出口”刺激下,201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仍维持较快增长。从供给侧来看,供给侧改革成效继续显现,如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规上企业持续“降成本”、“去杠杆”等;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2018年工业与服务业增长都出现放缓势头,后者正是近年来拉动新增就业重要动力,这也促使中国迅速推进“稳就业”措施应对挑战。

报告也指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中国政府对外部和内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有充分理解与准备,并且开始全面推行“六个稳”相关政策,维持经济稳定将成为工作重点,通过财税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开放等措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报告认为,2017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实施的减税、再工业化、贸易保护、金融去监管等经济政策,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推行的调整政策后续效应叠加,推动美国经济开始了近十年来最强劲的一波增长势头,被称为“特朗普景气”。高增长、低失业和较低且适度的通货膨胀使美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抢眼,也带动了美国从贸易伙伴的进口增加。

报告指出,2018年四季度以来美国市场出现的利率倒挂、工资上涨、股价连跌等可能预示着“特朗普景气”基本见顶,继续增长后劲不足。但由于即将进入新的大选周期,预计2019年特朗普总统为谋求连任将维持主要的刺激政策,美国经济应不会出现大的衰退,可望在景气的顶端维持一段时间。

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呈现分化态势的背景下,2018年日韩经济的走势也不尽相同。日本经济延续弱势复苏,尽管全年经济增长起伏波动,但从股价、房价、物价等诸多宏观经济指标看,日本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格局未变。与日本经济相比,韩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从拉动韩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的表现看,消费疲软、投资显著下滑,出口相对强劲。韩国经济的低迷也导致就业堪忧。文在寅政府推行实施的“收入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政策未取得预期成效被认为是导致韩国经济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展望2019年,日本经济的不确定性将会上升。这是因为日本政府拟上调消费税以及人口老龄化与美日贸易摩擦等内外多重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所致。但另一方面,伴随中日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日本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中日两国在第三方市场的经贸投资合作前景广阔,因而2019年对日本而言或许是充满商机的一年。不过,2019年韩国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特朗普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导致韩国经济放缓的外部因素;另一方面,韩国七大支柱产业发展出现颓势、中韩产业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依赖财阀经济的发展模式愈发难以维系等是影响韩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

报告最后指出,预计2019年中日韩三国将会进一步加强在贸易、投资、金融等诸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有望在年内达成。

报告认为,2018年欧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这种回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欧盟经济是否因此而进入下降周期,则取决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从中长期来看,欧盟不断累积的政治风险将影响欧盟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了对冲经济增速回落和政治风险的累积,欧盟在对外经济政策上表现地更为积极主动。

报告指出,欧盟经济增速回调具有四个特点:一是2017年经济快速增长后的正常周期性调整;二是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及负面影响,而其加息预期效应尚未显现;三是英国的退欧效应开始逐渐显现,长期不容忽视;四是重债国债务水平并未取得显著下降。除了周期性调整的短期特点外,其余特点都将会长期存在。

在政治风险方面,报告关注了法德轴心、欧盟政治生态和英欧关系三个层面的风险。法德接连遭遇执政困境,使得外界担忧其推进经济改革和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连续性。意大利2018年大选成为民粹主义政党在欧盟崛起的重要标志。成功组阁的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府很快就在难民和预算议题中与欧盟产生明显冲突。欧盟乃至欧元区想在经济政策方面达成共识的努力将会越来越困难。目前,英欧双方虽然达成了于欧盟更为有利的脱欧协议,脱欧过渡期和爱尔兰保障条款都几乎沿袭了欧盟在2018年初的脱欧草案设想,但该协议引起英国硬脱欧派的强烈反对,英国议会能否通过该草案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报告认为,可能是出于对以上风险的对冲,欧盟2018年在对外经济政策方面表现较为主动:与美国积极协调并达成暂停贸易争端的共识;加快与日本的经济协定进度,在进口关税安排和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主动让步并签署经济伙伴协定(EPA);同时在共同维护多边机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同中国保持沟通。

报告认为,东盟在“坚韧与创新”的引领下,试点建设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签署《东盟电子商务协定》,力抓工业4.0转型新机遇、共推数字经济新动能,经济依然保持相对平稳增长,一体化内外同进、更显主动与成效。2019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将致力于构建以人为本、平衡发展的东盟。以工业4.0为契机,积极推动自身的经济转型和增长新旧动能的转换,东盟经济增长依然高于全球平均增速;货物贸易出口增势趋缓、不确定性增加,成员国继续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仍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重要目的地。

报告强调,在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工业4.0的助力下,以中国—东盟“3+X”合作新框架为支撑(即以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为三大支柱,以双方同意的合作领域为支撑),共建“一带一路”与东盟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使东盟经济发展、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提质升级所拥有的新机遇更为广阔:《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合作联合声明》发表、2019年为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科技创新合作、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有望成为双方经济合作、共同发展新的增长点,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也将成双向互联互通新亮点,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升级、澜湄合作框架扩展为“3+5+X”(即在以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为三大支柱,优先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以及农业和减贫领域开展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合作领域),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推进。随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效应的释放,中国—东盟的贸易平衡有望进一步改善。

报告指出,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动印度经济体制改革,直面印度长期存在的制度性痼疾,围绕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创业印度、环印工业走廊等重大战略重构印度经济格局,发掘经济增长潜力和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事实证明,莫迪政府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已初见成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2014年至2017年,印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从GDP总量来看,印度的GDP预计将在2018年底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随着结构性改革瓶颈凸现,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强,印度经济也面临着多种挑战。2018年以来印度央行已经两度加息,利率走高将令企业融资成本升高。同时,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和印度卢比贬值,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印度外贸发展,这些因素都将对未来两年印度经济增长形成拖累。

报告指出,中印两国分别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具有共同关切和利益。两国都处在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双方发展目标时间上重叠,内容上亦可相互借鉴。中印双方有必要继续深挖合作潜力,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加速发展,相信随着两国总体关系不断稳步向前发展,中印经贸合作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不仅将惠及两国人民,也将对世界发展和繁荣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记者 查建国 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