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在北京隆重召开。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张维发表了主题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的演讲,他表示,技术确实对金融运营模式和创新产生很多思路、工具,也就形成了今天所谓的金融科技。这些创新至少应该在客户触达、风险识别、风险控制方面帮助我们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刚才几位领导和学者已经谈了问题,特别霍书记谈到,我们的金融创新有可能是一个双刃剑。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朱民老师更多从技术角度谈了深刻的问题。如果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可以看成由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
现在我们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问题,比如说P2P出了很多毛病,是不是真正在监管意义下原本定义的P2P呢?好多都不是。学者们也在谈,有些金融创新打着创新的旗号,实质上做着更多风险的东西。因此我们作为研究者来讲,就需要比较冷静的考虑这样的问题。
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有一个体会,这是我们金融运行的体系,处在中间的是我的金融机构,它们做五件事情,分成两类,能够决定它们的投资行为。决定了以后它的钱投到哪儿去,改变了经济结构,以什么形式投,改变了金融结构,赚了钱了,这些钱又通过客户回到金融机构里头来,所以金融的运行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对技术对金融创新有所帮助的话,至少应该在上面第一个市场的客户触达角度有用,现在看到了很多的用处。
第二,要扩展信息来源,辨别对象风,所以无论是数据的基础、技术的分析都有助于做这件事情。
第三,要对风险管理流程有所变革。利用了这样一些新技术以后,这三个方面会反映深刻的变化。如果有助于这样的东西,回到我们的初心,这样的技术创新或者说金融科技就是非常有用的东西。如果我们掺杂了别的东西,就有可能损害金融的运行。
什么是好体系?第一,能够充分动员社会资金,客户触达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能够把动员出来的钱,很好地用下去。
从本质上来说,金融无非是你看到一堆所谓的数据,你用一些方式加工它,最后得到你对风险的判断,定价的判断。过去我们可能有市场的数据,基本面的数据,让人的脑子加工这件事情,就是传统看到的情况。后来我们有了数学的模型,定量化的分析、技术。如今我们除了市场基本面,市场的数据之外,还有一些大数据。如果你用量化的技术再分析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这大概就是属于程序员的形象了,就不再是西装革履的样子了。未来有可能用机器智能来加工这些东西,未来已经来了,现在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影响。
最后,技术确实对金融运营模式和创新产生很多思路、工具,也就形成了今天所谓的金融科技。这些创新至少应该在客户触达、风险识别、风险控制方面帮助我们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我们觉得某种意义上这个大概是金融科技的某种试金石。当然对我们的教育也有很多挑战,前面汪寿阳老师和朱民老师都讲到了,我就不再重复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