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盘点
作为国家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河南自贸试验区建成两年多以来,160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共性改革试验稳步推进,“两体系、一枢纽”差异化试验成效明显,在商事制度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250个实践案例。
从2017年的春天至今,河南自贸试验区已经走过了1000多个日夜。为回顾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历程,让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笔者选取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的十张图片,来反映十个制度创新案例,并从中领略河南自贸试验区的风采。
跨境电商“网购保税+线下提货”新模式
跨境电商“网购保税+线下提货”新模式通过精心设计流程完善系统,允许试点电商企业将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区外特定实体店铺进行展示展销,消费者到店体验并完成线上下单,海关放行后即可当场提走。
“二十二证合一”
“二十二证合一”是在“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开封市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一表申请、一口受理、核发一照、信息共享”,把分别由商务、发改委、工信等级十个部门办理的另外17项的登记、备案信息,以“双二维码”(“五证合一”二维码+动态二维码)形式加载在同一份营业执照上,极大地简化了商事主体的市场准入手续,缩短了企业创办周期,降低了投资创业成本。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将海关正面监管无缝嵌入企业经营环节,事前加强风险预判、事中突出真实性核查、事后进行差别化管理,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事前、事中、事后正面监管模式。“信贷+信用”普惠金融模式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洛阳片区管委会与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协商在洛阳片区内开展普惠金融授信试点,推广“信贷+信用”普惠金融模式。该模式是指立足普惠金融理念,筛选主办银行,对没有信用记录的中小微企业,实行信贷置前,宽授信、严用信,贷款行先对中小微企业普遍授信,待其使用贷款时再补充信用信息,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双创资金难题。
“服务八同步”“拿地即开工”项目建设模式
“服务八同步”“拿地即开工”的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机制,以土地成交为节点,事前做好投资建设综合辅导和项目用地整理,事后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加快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实施,降低项目开发时间和资金成本。
开展区域规划环评实施差别化清单管理
本项举措在全国属于应用型创新案例,在宏观区域层面明确环境规划要求;从源头上将影响区域环境的建设项目进行分类,拟定区域环境准入条件和环评负面清单;将建设项目根据与区域环境准入条件对比,分别进行不同的审批和承诺制等,提高了审批效率,实现承诺制与企业信用的关联。“基地+研究所+公司”三方联动
助推洛阳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洛阳片区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合作,推出“基地+研究所+公司”的三方联动新模式,使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航空母舰”,引进国内外尖端的智能装备产业研究所成为“航母发动机”,通过市场化运作促使公司成为“舰载机”,有效助力洛阳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成效。
企业开办“四个一”审批模式
为解决企业开办过程中环节多、流程长、部门之间信息互通互认不畅等问题,洛阳片区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将诸多环节合而为一,采用数据推送和内部业务流转的方式,实现“一个窗口、一套表格、一个环节、一次办妥”,最快60分钟内即可完成企业开办,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再次彰显了商事制度改革的“洛阳速度”。
“一码集成服务”
郑州、开封片区推出“一码集成服务”,即对每个在郑州片区、开封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企业主体都会有一个专属二维码,将该企业所有的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包括注册信息、生产经营相关的许可及备案信息、企业信用及监管服务信息等进行集成,成为企业在郑州片区、开封片区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专属“身份证”。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
开封片区选取工业、仓储物流、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配套四类备案类社会投资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联合作出公开书面承诺,政府职能部门做好联合审验工作。同时,对项目建设过程梳理出76个风险点,开封片区统筹各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各阶段风险点实施联合精准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