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经济的韧性。
很多人担心,如果中国经济承受更大的压力会怎样?2019年夏季将至的时候,尽管决策部门在持续释放“向好”的信息,实体经济显然并未彻底摆脱阴霾,中国股市在短暂的“小阳春”之后重现跌势。近几天,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确定因素牵动人心。这是一场漫长的博弈。也是考验中国经济韧性的时候。
人们总是会高估眼前的事件,而低估长远的趋势。当我们谈论中国经济韧性的时候,着眼点不应该停留在抗压性和回旋余地。韧性是调动自身潜能的反应和调整能力。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好手,遇强敌而不乱,反而能够在竞技中激发出自身未被发掘的能量。这是韧性的证明。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足以证明中国经济的韧性——6.4%的增长率好于预期,是一个良好的开局。人们也经常引用另外一些数据说明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比如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有仍在扩张的超过四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等等。
要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不能从教科书上寻求答案,任何一组漂亮的数据也不能给我们有说服力的证明。或许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深入到每一个村落,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人群,那些写满了渴望的眼神,蕴藏着最丰富的能量。而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无非是让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可以为实现渴望而奋斗,无论这些渴望代表的是一套更大的房子,还是家人的安适生活。所有奋斗者共同书写的这本中国经济的“无字书”,是中国经济韧性的源泉。
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于这种内生增长动力的释放。如果说中国经济的确曾创造奇迹,这个奇迹正在于改革开放唤醒了亿万劳动者被禁锢的活力,让思想冲破牢笼,让每个人重新拥有选择的自由,每一个人对财富和美好生活梦想的追逐汇聚成强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如果不是这样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虽大却很可能仍未被唤醒。如果不是这样的改革开放,中国不可能完成从投资驱动的经济转身为消费主导的经济——今年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65%,这一比例还在提升。如果不是这样的改革开放,中国不大可能制造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仍在扩张的中等收入群体。
当我们谈论中国经济韧性的时候,更是在谈激发所有潜能的那样一种动力机制。在这样的视角下观察,我们当然可以说中国经济韧性十足——这个最大的消费市场几乎还没有世界级的消费品牌,这样的差距给中国经济韧性的发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