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岂能“拿来主义”?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文件岂能“拿来主义”

  云南昆明 孟庆毅

  有地方为招商引资,制定印发了考核办法,但不到半个月,就因“先天不足”,在一片质疑声中宣告“寿终正寝”。原来,工作人员为图省事,直接把一主城区街道的考核办法“全盘照搬”过来,只改了时间、抬头、落款单位便发了下去……

  制定文件时,向别人“取经拿宝”、学习借鉴本也无可厚非,但如奉行前文那种“拿来主义”,盲目照搬照抄、热衷“复制粘贴”,就很有可能会使文件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异反应”,轻则“水土不服”,重则“命不长久”。

  文件只是载体,承载的往往是具体的政策,影响的是一地一域发展,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下丁点懈怠。制定文件时,首先需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制定文件离不开扎实的调查研究。只有迈开步子沉到基层,扑下身子走近群众,才可能摸到真正的实情,下笔时心里才有数。拟写文件则应仔细推敲,可以参考别人的做法、经验,但绝不能脱离实际,搞生搬硬套式的“拿来主义”。事实上,只有严肃认真对待文件制定,才能确保文件的权威性、可操作性,也才能取得实效。

  党性分析需精准

  湖北荆门 刘良军

  翻看一些党员干部的党性分析材料,竟出奇的口气类似、口吻雷同、口径一致。不仅如此,在下一步的改进与加强方面,也是千人一面、大同小异。

  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分析时必须首先坚持的标准。但得其大者兼其小的同时,也须小中见大、管中窥豹,通过一年内大大小小的事情折射出党员干部党性立场的坚定、党性修养的砥砺、党员姓“党”觉悟的升华。那种“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的“画像”,压根儿看不出党性修养分析材料的个性特征。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党性分析重在精准,缘于党员干部分布在不同的战线、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人与人之间有各自特点。不仅如此,即便是处于相同岗位上的党员干部,基于各自经历的不同、对岗位工作性质认识的不同,党性分析材料也应该泾渭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党性分析材料如同画像,理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使他人“按图索骥”就能知道材料背后一一对应的是谁,而这也正是强调党性分析材料务必精准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