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记者 张云明
连日来,“权健事件”引发全国关注,“保健品”“传销”等敏感词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由保健品营销引发的家庭悲剧频频上演,保健品销售市场乱象屡禁不止。
为何保健品能够大行其道?为何受到伤害的多是老年人?保健品市场的乱象为何难以监管?半岛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买保健品花光10万积蓄
老太得知被骗后心脏病发
2017年,青岛市民杨先生73岁的母亲在宁夏路一超市买菜时,超市门口的保健机构推销人员给她发了张传单,说有免费的机会听健康知识讲座。在老人登记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后,还送了一辆装菜用的小推车。此后几天,推销人员又多次打电话请老人去该机构听讲座。
“当时老人并没有什么警惕,因为对方开始并没有推荐任何产品,只表示讲座是完全公益的,为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而且去听还有抽奖活动。”杨先生说。
终于,对方某次在电话中表示,北京的知名医学专家来青岛做讲座,机会难得,老人没有抵挡住对方宣传,决定去听一次。从此,老人开始每天去这家位于福州北路上的机构听养生保健讲座,而该机构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耐心,时不时还有些礼品相赠,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逐渐赢得了老人的信任。老人听的不再只是单纯的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工作人员开始推荐一些这家机构经销的保健品。杨先生母亲的购买之路,也从此一发不可收。
杨先生说,一开始,母亲买了一盒“养视松子油叶黄素酯微囊粉”,工作人员推荐说是能够清肝明目,以后不会得白内障,花了5000多元钱。后来一年多时间里,母亲又在推荐之下陆续买了“多维有机硒”“红曲木粉”等保健品。
这家机构推荐的产品并不限于保健品。“我们家老人还在那儿花了8000多块钱买了一套纪念币,还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是他们自己发行的。当时他们打着‘反腐’的旗号,说这批纪念币本来是要发给老干部做纪念的,现在不允许了,就低价处理给老年朋友们。”杨先生说,“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推荐老人花费几千块钱办理会员卡,比如水龙头不好用了、下水道堵了或是家里需要换个灯泡等,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不过我后来问过老人,她至今一次也没有使用过。此外,母亲还买过生态富硒菜、富硒大米……这家机构已经不是卖某一类产品了,而是吃透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进行全产业链的销售。”
杨先生向半岛记者表示,该机构推销的食品有合格证、保健品也有国家批号,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向老年人宣传这些食品和保健品时,称有很多药物疗效,能够治好很多疾病。在讲课的时候会发传单或者宣传册,不过从未对外流传,有些当场收回去,或是第二天收回去。据他透露,这家机构的警惕性非常高,店铺周围设置监控摄像头。讲课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旁边看着,一旦发现听课的人用手机拍照或者录像,都会立即进行制止。
直到2018年11月中旬,老人发现自己兜里的钱都被掏空了,人家再叫她参加活动她没钱了,工作人员态度突然变得特别冷淡,才意识到自己是被骗了,感觉非常难受,导致心脏病发作住院。
杨先生表示,老人在该机构听讲座期间从不主动提及自己每天去干什么了。“我曾经注意到家里多了些保健品瓶子,曾经也劝过,告诉老人那都是忽悠人的,但老人根本听不进去。”
老人则表示,后期自己不是很愿意去了,但推销人员嘴都特别甜,不去感觉心里有压力,放不下面子,觉得拒绝别人可能是很残忍的一件事,就参加了。
杨先生透露,老人平时非常节俭,很多地方都不舍得多花钱,近10万元积蓄和每月4000多元退休金全部扔在了保健品里。心脏病发作后,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才逐渐康复,至今仍后悔不迭。
发礼品讲究数量顺序
“叮嘱”老人藏好保健品
今年6月,家住威海路的徐先生向半岛都市报96663热线爆料称,在威海路上的一栋居民楼内有家保健品机构,自己的父母每天都去听讲座,因为开始是免费的,自己也就没在意,但后来见老人要花钱买保健品,就进行劝阻,结果老人非常生气,让他没有办法。
市民陈女士曾在徐先生投诉的这家保健品机构的另一家门店工作过3个月,在辞职之前已经做到预备店长,但因为实在看不得老年人被骗,所以辞职并向媒体公开了保健品连锁企业的内幕。
据陈女士介绍,其曾供职的保健品连锁机构店址从不开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而多选在小区的网点或居民楼内,店名都类似于健康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主要宣传方式是将传单发给老人或贴在小区公告栏上。传单上除了印有相关的宣传信息外,更吸引人的是到店可以免费领取小礼品。
“每一天发什么都有顺序的,第一天发盆,寓意为聚宝盆;第二、第三天发4个鸡蛋,第四天发面条,鸡蛋煮面则寓意着长长久久;接着再发鸡蛋券,凭券可以领超过20个鸡蛋,但必须分多次领取。而且还要给邻居,必须是60岁以上老年人,这就做到了熟人传播。”陈女士说。
礼品虽然是免费的,但老人们要在店里坐上半个小时。在此期间,店员播放一些视频或者PPT,一开始是关于企业文化的宣传片,后来逐渐出现头衔为某高校或者著名医院教授关于健康知识的讲座。在这些健康讲座视频里,所谓的教授会利用老年人对生命格外重视的心理,将缺钙、缺铁一类的症状无限放大,甚至描述成重则危及生命的问题,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带出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
“视频中的教授的职务和姓名都是真的,但就是人对不上,这家企业员工戴上眼镜穿上白大褂摇身一变就成了教授,其实都没上过大学。”陈女士说,“他们主推的产品叫国肽,宣称什么都能预防,什么病都能治,一盒30袋,每袋8克,价格1280元。此外还卖一些类似于紫桑多酶、钙片等产品,效果都是神乎其神。”
而视频中,还会将老人的子女描述成只顾自己吃喝玩乐、不顾父母生老病死的不肖子孙形象。只有教授和保健品店店员才是真正关心老人对老人无微不至的人。他们还要求老人把买回去的保健品包装盒留在店里,保健品都偷偷放在床下,不让子女看见,甚至藏在亲朋好友家中。
陈女士告诉记者,除了以上手段外,她所供职的这家机构还采取饥饿营销的手段,告诉老人们现在非常缺货,他们找关系才能争取到一些产品,所以不能犹豫,必须马上做决定。一些老人生怕自己落在其他人后头买不上,纷纷掏出自己口袋中的钱,乖乖将钱送到保健品店手中。
提及该机构是否有入职培训时,她表示自己在济南开了一次会,上岗前还进行了5天军训。每晚军训结束后,还会有很多省市级经理介绍如何发展下线,如何从一无所有到年入四五十万,对公司的业务以及产品等方面却提及甚少,感觉培训有点像传销。陈女士透露,该机构的店长必须一年换一个店,为的就是防止老人或者他们的子女因为产品没效果或者发现被骗后过来退钱闹事,到时可以直接告知对方店长已经调走。
“保健品销售人员甜言蜜语,老年人很容易把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的养老钱白白投入火坑。我只觉得老年人太可怜了,真是不忍心看到他们受骗啊!”陈女士说。
三大套路屡试不爽
老年人有钱有闲独缺陪伴
陈女士向记者透露,如今,通过会议、店内播放视频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品已成为行业内部普遍认同的形式,销售人员往往通过相同的招数,向老年人变相推销高价保健品。
第一,通过“礼品相赠”吸引上钩。保健品公司前期推广时通常会发放不值钱的日常用品,如盆、鸡蛋、膏药,让老年人分次领取,制造出不花钱就能得实惠的假象。
陈女士告诉半岛记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送礼品其实是精心策划的营销噱头。老年人只要贪图便宜参加活动,随后就会以“温水煮青蛙”方式上当受骗。有销售人员称,一位顾客的转化成本只需要几十个鸡蛋,算下来连50元钱都不到。
第二,请来“名专家”打消疑虑。为了让老年人坚信保健品的效果,视频里的讲座人常常被冠以国家级营养顾问、名老中医、著名三甲医院教授等头衔。
据此前媒体报道,所谓的专家就是保健品机构的内部员工,只经过几天培训就上岗,医学常识都没有完全掌握。然而,经过一番包装,“大忽悠”变身“名专家”,在讲座中除了夸大一些很小的疾病外,还会凭空捏造出一些病症,给老年人造成心理恐慌,从而自掏腰包购买保健品。
第三,主打“亲情牌”赢取信任。很多保健品机构的销售人员,见到老人都非常热情,嘘寒问暖,表现出比子女还关心老人。“每说一句话,必带叔叔、阿姨。”陈女士告诉记者,公司进行统一的话术培训,各种甜言蜜语都要说。有些保健品机构的销售人员甚至叫老人“爸妈”,每天什么时候吃药都会电话提醒,发展到老人会把家里有什么事、有多少退休金、有多少积蓄都告诉销售人员。
5日下午,半岛记者试图对几家保健品销售机构进行暗访,了解其中的套路,但店内的工作人员非常警惕,对待记者的态度也非常冷淡,完全没有对待老年人的热情。
记者采访发现,曹县路上的权健养生馆大门紧闭,招牌已经摘掉。
记者来到曹县路22号,这里曾经是权健养生馆,看到店铺的招牌已经摘掉,店铺大门紧锁。“怎么还关门了呢?”青岛市民郭女士当天从李沧打车过来,准备帮朋友拿些权健的保健品和化妆品,结果发现店没开门。在给店主打过电话后被告知,目前店内货被拿空了,本人正在休息,需要补货后再说。
“都看电视了,知道权健被调查,很多人怕自己的钱扔在里面,抓紧先拿出来,朋友在里面存着2000多块钱,也想要拿货,结果发现来晚了。”郭女士向记者分析。随后,记者拨通了店铺门上贴着的电话,表示想要购买保健品,对方表示目前没货,随即挂掉电话。
为什么老年人会被套路购买这些保健品呢?
四川行政学院副院长罗亚玲向半岛记者分析:首先,城市的老年人都处于退休状态,有退休金及一定的积蓄,属于“有钱有闲”的群体;其次,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活力减退,更容易患病,很多人抱有“少生病,给子女减轻负担”的想法;而随着认知能力的退化,不少老年人的知识结构跟不上社会发展节奏,辨识能力不足,还有“大家都买了,自己不买不好”的从众心理;此外,子女不在身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怀不足,缺乏亲情,都使老人极易中招,落入“温柔陷阱”。
“除了来自老人自身的原因,保健品经销商的虚假宣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山东省消协法律支持中心刘主任说,在保健品销售中,推销人员往往会编造或夸大老人病情,宣传保健品的治病效果,利用老人的心理恐慌达到销售目的。
保健品审批易取证难
监管还需建立综合执法机制
2018年12月20日,公安部通报,2018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保健品诈骗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人,追赃挽损1.4亿余元。但市场乱象仍然存在,而且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
“央视财经”在评论中指出:“不得不说,有关部门并没有因为传销出现的新变化而提升监管理念和手段;更不得不承认,还有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利用监管手段的落后和模糊地带,客观上已经沦为传销行为和传销组织的保护伞。”
那么,为何乱象丛生并造成多起悲剧的保健品这么难以监管?
半岛记者查询发现,2016年6月30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实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2016年7月1日后,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再受理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不再开展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样品封样工作;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发布后,受理保健食品备案申请。”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改成备案制后保健食品注册将极为简单,由文号管制带来的垄断局面将被打破,企业进入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保健品配方五花八门,缺乏相关的标准和工艺规范等,是造成市场乱象的推手。
此外,取证难也是保健品难以监管的原因之一。“行政强制措施手段比较少,而且商家对执法行动都做好了防范准备,整个现场没有任何音频、视频、纸质宣传材料,并且老人们不是很配合执法人员的工作。”浙江匡智律师事务所律师占俊对半岛记者解释。
而相比于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速度,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相对滞后。《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仍然是1996年版,《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中仅针对保健食品在电视、媒体等途径上发布的广告作出了具体规定,而没有对会销、视频等宣传方式做出具体规定和惩罚措施。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也曾道出监管之难。他表示,政府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资源和力量捉襟见肘。从产品准入看,审评部门不到20名编制人员,每年需要面对近6000个产品的技术审评。从市场监管看,职能实行属地管理,因机构改革调整,各地专业的保健食品监管人员数量在减少,监管能力在下降,与实际的监管需求严重不符。
半岛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针对保健品市场乱象,相关部门也蓄力一系列政策组合拳:2018年2月13日,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标识的公告》;2018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工作的通知》……
占俊律师表示,治理保健品市场乱象,不仅需要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各司其职,还需要建立综合执法机制,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依法追究违规商家责任,推荐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设立准入“黑名单”,这样才能提升打击力度,净化保健品市场。
“购买保健品前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充分了解,看是否有必要,需要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认准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不要偏听偏信,将其代替药品,贻误病情,要树立对保健品的科学认识。”山东省消协法律支持中心刘主任提醒老年朋友。
【编后】
保健品行业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绝不能成为不法分子牟取暴利的灰色地带。在此稿编定之时,我们欣慰地看到监管部门对“权健事件”迅速介入、果断出手,正本清源,在对权健问题的查处从严从快的同时,更昭示了监管部门铲除保健品行业顽疾、彻底净化行业生态的决心。
我们相信,一个“科学保健、合理消费、诚信经营”的保健品市场必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