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要求国有重点景区降价。1月9日,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旅游绿皮书》指出,到2018年“十一”前夕,共有981个景区宣布免费或降价。但“降价令”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降价幅度不大,相当数量的重点景区没有降价,没有降价的5A级景区和4A级景区分别占总数的40%和80%。(1月9日人民网)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决策部署,去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专门印发了指导意见,舆论称此为“降价令”,并对此充满期待。从实施情况看有喜有忧,部分景区宣布免费或者降价幅度较大,让游客获益并刺激了旅游消费。但部分景区降价缺少诚意,不是降幅太小就是明降暗涨,更有部分景区根本就没有降价。
从《旅游绿皮书》披露的信息来看,竟然有40%的5A级景区和80%的4A级景区没有降价。当某些高级别景区不落实“降价令”,就会对其他景区产生一种不良示范效应。当然,“降价令”也没有“一刀切”要求所有重点国有景区门票必须在2018年9月底前明显降低,而是“成熟一批、实施一批”,这就给了某些景区不降价的理由。众所周知,国内很多景区长期依赖于门票收入,如果实施“降价令”如同割自己的肉,所以不愿意降低门票价格。
国有重点景区门票降价有多种现实意义,既能体现出国有景区的公益属性,又能让利于民,提升公众幸福感,还能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对那些根本没有降价以及缺少诚意的景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范或者推动。不妨进一步完善“降价令”,为其安上“牙齿”,如此才能调动景区降价的积极性。比如,相关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对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承担主体责任”,这一责任要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