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引发热议的“济南男子扶起倒地老人却被讹”事件迎来反转。济南交警官微1日下午通报,事件系男子超车时摩托车车把与老人自行车车把刮擦致自行车摔倒。(1月1日《齐鲁网》)
据张某某之前发布的多条视频内容内容显示,张某某是好心人在做好事,扶起了摔倒的老人马某,但马某的家人却以德报怨,指认张某某是肇事司机,对张某某进行讹诈。按照济南交警部门最新通报内容的说法,张某某驾驶摩托车与老人马某骑的自行车发生刮擦,导致自行车摔倒。这无疑意味着这起所谓的“扶老人被讹”事件出现了惊天大逆转,一直声称自己是好心人的张某某需要对这起交通事故承担责任。在法律上,张某某扶起摔倒老人马某的行为只是交通肇事之后的补救行为,如果张某某当时选择直接离开就是涉嫌犯罪的肇事逃逸,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其实,自从2006年南京彭宇案以后,每每遇到扶起摔倒老人案件,我们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和认知,那就是:扶起摔倒老人的人都是好心人,绝对不会是肇事者,只要被扶起的老人及其家人指认扶老人的人是肇事者,那就是在讹诈“好心人”,是在以德报怨,甚至有人就此给出了“老人变坏”的结论。自此,让扶不扶摔倒的老人成为一个本不该有的社会热点问题。
但是,“扶老人被讹”事件的反转,充分表明扶起摔倒老人的人未必都是为了做好事,不见得就是在传递正能量,他们有可能真的就是肇事者。被扶起的老人及其家属指责扶起老人的人是肇事者,也未必就是以德报怨,有可能是在说真话、讲实情,是正当的维权。换句话说,我们应当从“扶老人被讹”事件的刻板印象中清醒过来,不能让刻板认知的“扶老人被讹”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偏见,进而带偏了事件真相。
作为被误导的众位网友来说,当面对“扶老人”等争议案件时,我们这些没有亲眼目睹事件经过的吃瓜群众,需要保持一颗相信法治的理性之心,不能简单的按照心中的固有印象轻信其中一方的片面之词,先入为主的给事件进行主观判断和定性,更不能简单的给事件当事人贴标签,甚至妖魔化某一群体。
面对坊间传言,探寻真相最为重要,此时应多听听权威主流媒体的声音,而对于来路不明的自媒体所发布的消息,则不可轻易信以为真,否则无意识的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会让真正的受害者遭受网络暴力的伤害,其扰乱的是新闻传播秩序,破坏的是社会和谐稳定,不枉无辜、不纵罪恶既是法治时代的基本底线,更是新时代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文/何勇)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