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放鱼归田”说丰年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转眼间,“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的丰收时节即将到来。在一些地区,司空见惯的水稻田里近年来又多了新的物产—稻田鱼、稻田虾、稻田鸭、稻田蟹……混合着泥土和稻花香气的农特产品从稻田游向市场游上餐桌,备受青睐。这些做法在技术上并不算新,也并不“高大上”,但是实用而实惠,给期盼增产增收的农民带来了新盼头,也从源头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污染。也真可谓“放鱼归田”说丰年,其中的智慧和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水上有稻花,水面有鸭,水下有鱼虾蟹,其实是一种高效而闭合的生态循环系统。云南富民县大营街道麦场村曾经是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放鱼归田”的谷花鱼产业后,每亩稻田能为农户增收一千多元。有人会问,同样是一亩田,产值为啥能成倍提升呢?其实,当农药除虫被鸭、鱼等生物防治代替,鸭、鱼、蟹的代谢又为水稻生产提供有机肥,农户的生产资料投入值减少了,稻米加各类水产品之下的产出值却提高了,稻香鱼鲜的丰收模式也就开启了——这是一笔用循环经济来算投入产出账。

  第二,“放鱼归田”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案例。在这种思路的启示下,“稻田经济”“林下经济”大大减少了减少了污染和生产垃圾,助推这新农村的田美、村美、产品美。“留住田园乡愁”也就留得住络绎不绝的参观旅游者。眼下,麦场村就将以谷花鱼养殖+乡村旅游为主题,打造成一个集休闲、旅游、特色产业为一体的新农村。

  第三,这些经验也是对某些地区盲目追求农业规模化的一种警醒。在设施农业、连片农业根本无法实施的山区半山区,因地制宜的循环经济模式恰恰突破了规模、产量的制约,也在市场上取得了的生态、特色、差异化的优势,赢得了绿色附加值。我们认为,与其竞相争夺同质化、标签化严重的“某某特产之乡”的名号,倒不如在“小而美”上务实发力,这也是“放鱼归田”“放鸡入林”带给我们的启示。(央广评论员李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