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逆势求变,以新经济培育深圳新优势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人工智能朗读:

全球抗疫正在激烈进行,与疫情相伴生的全球经济动荡愈演愈烈,一些曾经的全球化主导国开始策动一场“逆全球化”浪潮,个别国家甚至发出制造业召回令,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等各种思潮在世界各地抬头。

全球抗疫正在激烈进行,与疫情相伴生的全球经济动荡愈演愈烈,一些曾经的全球化主导国开始策动一场“逆全球化”浪潮,个别国家甚至发出制造业召回令,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等各种思潮在世界各地抬头。各方解读中,甚至有人认为“这一轮全球化已经终结”;基辛格说,“新型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将永远不一样”,给政治和经济带来的动荡可能会持续数代人。

根据国际形势不断出现的新变化,4月1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六保”的应对部署,“六稳”是目标思维,“六保”是底线思维。会议强调,“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变”是挑战,更是机遇。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排头兵,面对全球经济变局,深圳必须主动求变图新,在乱局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继续为全国担当开路先锋。

“稳”是要巩固既有的先进制造业优势,“变”是要瞄准新经济培育出新的发展优势。百度解析,“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最新数据显示,深圳新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逾六成,新经济占GDP比重约为2/3。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38%;规模以上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占比超过70%;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占比超过70%。

发展新经济,必须突破体制机制中与新经济不适配的条规,革除阻碍要素组合的“堵点”。3月中旬,深圳发布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号改革任务清单”,从“改革、法治、智慧、信用”四个方向先行突破,明确列出14个重点领域 210项改革举措的“任务清单”,这是对中央部署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目标的先行先试。

发展新经济,必须完善新的基础设施支持系统。复工复产以来,深圳以一系列“新基建”项目为新经济发展固本强基:2020年规划新建3万个5G基站,累计建成4.5万个,力争在8月底前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鼓励华为、富士康等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推进智能制造。

逆势求变,迎难图新,这是深圳的城市特性,也是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使命与担当。为新经济发育发展营造最优环境,在全球经济变局中以新优势凝聚最优创新资源,深圳始终在努力。

本报评论员 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