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大华2400亿规模货基独大 9只权益产品跌20%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原标题:平安大华2400亿规模货基独大 9只权益产品年内跌超20%)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5日讯 (记者 李荣 康博) 成立于2011年的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用了6年时间规模才突破了千亿元,然而在近几年大股东的重视下,这家“保险系”公募基金公司仅用了1年时间,规模就跳涨至2400亿元以上。但细细看来,其中仅货币基金就达到了2171.79亿元,占八成以上,成为“一枝独秀”,而权益类基金规模仅占到总规模的5%,并且绝大多数基金经理的任职经验都在3年以下。不仅如此,在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的权益类产品中,年内85%的产品业绩都为亏损,其中9只亏损超20%。

作为“保险系”的一员,债券基金一向是此类公司标榜的优势产品。但根据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旗下大多数债券基金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而平安大华惠悦(004826)更是在同类产品平均实现3.72%的盈利情况下,因为机构资金的大幅撤离导致其年内净值亏损了5.51%。

  平安大华规模暴涨之下突显产品结构失衡

在今年A股市场行情不佳的影响下,不少基金公司的规模都出现了下滑,而反观平安大华基金公司,却成为了规模暴涨的典范。

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但作为保险业巨头中国平安集团的旗下成员,该公司在2011年至2016年里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从规模变化看,2011年9月份,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成立了第一只产品,此时的规模仅有31.76亿元,一直到2016年底,都没有突破千亿元,当年仅排名所有公墓基金共公司的第30名。

而到了2017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却突然跳涨至1266.56亿元,与当年一季度相比,上涨了50.61%,至此正式进入千亿元行列。到2017年年底,该公司以1794.56亿元规模排名行业第18位。

进入到2018年,即便在行情不佳的背景下,平安大华基金公司仍然在一、二季度连续实现了规模增长,截止二季度末,管理规模为2437亿元,而截止记者发稿时至,其最新规模为2458.96亿元,行业排名也再次跃升至第14位。

而和平安大华基金同年成立的其它6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却都远远落后,最新数据显示,国金基金和安信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为394.99亿元和363.49亿元;方正富邦169.04亿元;财通基金为150.43亿元;长安基金为49.12亿元;富安达基金仅31.92亿元。

但平安大华基金公司也并非完美。在其2458.96亿元的规模中,货币基金就占到了八成以上,达2171.79亿元,而非货基规模仅剩下287.17亿元。平安大华的规模加速始于2016年以后,而这也是机构委外资金在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的时期,通常,这些机构委外资金主要流向债券型基金产品。

平安大华的2018年中报显示,有17只基金(各份额分开计算)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在80%以上,其中12只都为债券型基金,还有1只为货币基金。在所有披露了持有人结构的债券型基金中,仅有1只由个人投资者为主,平安大华旗下债基产品依赖委外资金的程度可见一斑。

而目前,债券型基金在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的规模为164.62亿元,如果加上其货币基金的话,其固收类产品的规模合计达到了2336.41亿元,占其总管理规模的95%。回过头看,权益类产品这个衡量一家基金公司核心价值与竞争力的重要产品类型在平安大华基金公司中的发展则严重不足。

截止9月20日,该公司旗下的平安大华惠悦纯债基金(004826)在今年内的净值增长率为-5.51%,这也是该公司唯一一只年内业绩亏损的债券型产品。据悉,这只基金成立于2017年9月12日,根据当时披露的基金合同生效公告看,其认购份额达到了22亿份以上。但在去年四季度时,该基金净值上涨12.95%的情况下,却遭遇了20.09亿份的赎回,导致规模仅剩0.09亿元。

今年里,该基金继续遭遇赎回,目前的最新净值仅剩0.01亿元,低于五千万元清盘红线,且净值表现大幅低于3.27%的同类基金涨幅均值,机构资金撤离的弊端显露无疑。

  八成以上权益类基金年内亏损 基金经理年轻化严重

尽管权益类产品占比不高,但截至9月20日,在有可比业绩的权益类基金中,仍有八成以上的年内业绩出现亏损。平安大华新鑫先锋C(001515)和平安大华新鑫先锋A(000739)的亏损最为严重,高达25.59%和25.34%。

两只基金都成立于2015年,从2016年8月31日至今,一直由邓翔管理,在2年又20天的时间里,其任职回报却是-23%。尽管在邓翔之前经历了多位基金经理,但其累计单位净值都在1元以下,前者仅有0.916元,后者为0.934元。

资料显示,邓翔2007年—2009年在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分所审计师;2009年—2010年国信证券广州分公司研究员;2010年—2012年在广州长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任东莞证券深圳分公司投资经理助理兼行业研究员,主要从事地产、建筑、建材、,家电等行业及其上市公司的跟踪与研究。平安大华新鑫先锋是其在基金行业管理过的唯一基金产品。

从今年上半年的前十大重仓股看,其主要以中小创板块为主,其中文化传媒和软件行业得到了重点配置。但除了东方财富、宋城演艺、卫宁健康三只股票以外,其余重仓股皆被频繁更换,这也导致该基金在今年上半年的换手率颇高,为412.23%。

虽然上面三只重仓股在上半年里表现尚可,但也许是受到其他科技股的影响,其二季度净值跌幅超过10%,这也正符合当时成长股大幅下跌的行情表现。正如二季报中所说:“二季度在市场下行过程中,中小创的相对业绩优势并未体现出来,反而因为流动性等因素跌幅较大。”但基金经理邓翔仍然认为“流动性因素是短期因素,中期决定股价的仍然是业绩增速。我们横向比较来看,金融,周期等板块受制于名义GDP增速下行,业绩增速大概率随之下行;消费板块业绩稳定,但资金扎堆抱团,可能隐含了对于业绩的较高预期,而忽略了经济增速下行,房贷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不断提升对于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成长板块中,我们看到一些景气度向上的方向,比如云计算、医疗信息化、军工等等,基于对中期业绩趋势的判断,我们继续持有中小创龙头个股。”

与重仓成长股的平安大华新鑫先锋相比,平安大华智慧中国(001297)在一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也主要以成长股为主,但在二季度,该基金全面转向了消费和医药行业,前十大重仓股为格力电器、通策医疗、华东医药、山东药玻、双汇发展、青岛海尔、家家悦、伊利股份、中国巨石、通化东宝。

尽管如此,二季度该基金仍然下跌了6.55%,而且消费和医药在三季度的加速下跌,更是让平安大华智慧中国的年内亏损幅度也扩大到了25%。

同样是成立于2015年,但该基金的累计亏损远比平安大华新鑫先锋要严重的多,亏损幅度达57.10%,累计单位净值仅有0.429元。2016年8月31日该基金由神爱前独自管理,直到今年8月份李化松加入进来,二人开始共同管理,可依然没有任何起色。

神爱前曾任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民生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第一创业证券资产管理部高级研究员,2014年12月加入平安大华基金管理公司,任投资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累计任职时间2年又64天。

李化松曾就职于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和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负责钢铁、环保等行业的研究工作。2009年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机构投资部投资经理助理、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累计任职时间2年又124天。

可以看出,上面三只跌幅靠前的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经验全都没有超过3年。而且纵观该公司旗下21位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也都没有超过5年,而且3年以下经验的基金经理居然有17人。从这一点看,平安大华俨然是个“年轻化”的公司,但在当下波动巨大的A股市场,其年轻的基金经理团队却往往蕴含着较大的投资风险。

平安大华2400亿规模货基独大 9只权益产品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