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中小企业 银行应加强产品创新力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近年来,支持民企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呼声不断。特别是去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发声纾困和支持小微企业,相关各方积极行动,银行更是其中的主力军。

“中小企业融资需要解决的是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银行在这三个问题上都做了很多”,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取得的成效来看,在融资难方面,监管机构通过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引导,银行加大了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加上近期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信贷上优先安排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从量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融资贵方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减少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降低融资成本。在央行的货币政策上,如TMLF的利率比MLF低15bp,得到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的机构资金成本下降,这也是引导进一步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来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在融资慢方面,商业银行创新了很多商业模式如信贷工厂等,大幅提高了对中小企业的放款效率。除了传统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也利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服务。

实际上,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近年来银行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支撑。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4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8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79%,较各项贷款增速高9.2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1723.23万户,比年初增加455.07万户。2019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4.8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97万亿元,同比增长24.7%。

需要注意到的是,虽然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正在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纾困中小企业也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大挑战。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小企业整体存在管理能力弱、经营波动性大、无有效担保物等问题,面临的违约和损失概率更大。考虑到中小企业的风险特征,在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增长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负面影响。

从银行角度来看,需要加强产品创新力度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基于民企的经营特点,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信贷政策,研发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加大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利用非财务信息、非结构化信息等大数据解决银行和民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纾困中小企业 银行应加强产品创新力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