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蒙城县城关街道刘桥社区的农民舞龙迎接新春的到来。胡卫国 摄
过年,总令人们心头充满别样的温暖与期待。每年一过腊八,无论是海外的游子,还是异地工作的人们,心总被一种东西牵引着,召唤着,不知不觉放下手头的事,迈上回家之路。喧嚣的城市空了,平日寂静的乡村一下子热闹起来,人们怀着虔诚的心,用一种仪式感去迎接年的到来,而各地丰富多彩的年俗就是仪式的内容。
年俗是喜悦的。腊月里,大街上、小镇里,那沿街的美食,红红的灯笼,热闹的场面,勾起无数人过年的记忆。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购年货,搞卫生,打豆腐,贴春联,祭祖先,舞龙灯,划旱船……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跑前跑后,盼望着过年的新衣和妈妈的点心,还有那大大小小的压岁红包。作家冯骥才说:“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
年俗是神圣的。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喜庆的对联迎新春;逛庙会,看龙灯,见到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要说新年好;大年三十,人人要守岁,不到夜里12点,不能睡觉……这些都是中国最典型的春节符号。几千年来,各种传统年俗活动不仅为每年的春节营造着浓郁的氛围,也承载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
年俗是期盼的。古时春节曾经指节气中的立春,也是一年的开始。汉武帝时的《太初历》,就正式规定孟春正月初一为一元初始,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古人在春节这天,会用祭天拜地的盛大仪式昭告天下:播种、采集、渔猎的季节即将开始。农耕文明虽已渐渐远去,但人们仍习惯于在春节时,穿上新衣新鞋,许下对新一年的愿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日渐发达,年俗也赋予了一些新的内容,由走亲戚拜年,到发微信或短信拜年;由包压岁钱,到发手机红包……无论何种形式,唯一不变的是团圆、祝福和迎接新的希望。(张荷香)
花灯踩街贺新年
在皖东地区,每年春节期间,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们争相在大街小巷、广场院落打起锣鼓、划起旱船、舞起花灯、扭起秧歌,踩街巡游,在周围观众的喝彩和欢笑声中,满怀激情迎接春天的到来。
2月8日,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的腰鼓队、旱船队、锣鼓队早已按捺不住表演的冲动,随着赶集的人群开始花灯踩街。旱船、花鼓灯、毛驴舞、河蚌舞、狮子舞,热闹非凡。在他们身后,50多名文艺宣传志愿者边走边发放《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宣传册和文艺演出节目单。踩街队伍所到之处,群众纷纷在家门口驻足迎福,整个踩街活动锣鼓阵阵、欢笑连连,热闹非凡。
“过年闹花灯在我们当地有几十年历史了,既舞出了咱农民的心声,也舞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农民王光忠一边舞着花灯,一边告诉记者。
大年初一,凤阳县10多支民间花灯队1000余名艺人会聚在一起,开展一年一度的民俗踩街拜年闹新春活动。在这些演员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六七岁的儿童,他们一个个龙腾虎跃、精神抖擞、载歌载舞,色彩鲜艳的表演服装夺人眼球,鼓声锣声此起彼伏,观看的群众大呼过瘾。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跑花船,又名荡湖船、跑旱船,南宋诗人范成大早有“旱船遥似泛,水垒近如生”之句。
在凤阳县每个乡镇,一到春节就有跑花船表演。漂亮的船娘子伴着乐器节奏进行表演,旁边还有花篮队、莲湘队多人配合,渲染气氛。有的演出队伍则将龙舞与花船混合演出,分东南西北向四周观众致拜,将龙舞的欢腾气氛与花船的舒缓情调有机结合起来,极具艺术观赏性。
“俗话说,过年踩街踩去百病,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有30年历史了,咱老百姓就是喜欢啊。 ”凤阳县殷涧镇文化站站长王胜杰告诉记者,他每年春节都会带队参加踩街表演。近万名群众纷纷涌上街头,跟着“巨龙”“雄狮”游走,喜庆热闹在街道释放,在广场蔓延。
滁州市每年正月还会举办醉翁亭民间花灯大赛、来安永阳花灯汇、琅琊山庙会和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花灯展演等品牌年俗活动,花灯踩街贯穿整个春节期间,成为城乡群众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春节期间,合肥万达茂脸谱广场的大红灯笼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范柏文 摄
字在糖中年味“甜”
“快来尝尝,我们过年的时候才吃字豆糖。吃上一口,年味就有!”2月8日,祁门县闪里镇党委副书记储国庆捧出一把当地特有的糕点,让记者品尝。
字豆糖以黄豆粉、麦芽糖和黑芝麻等为主要原料,因在糖体上嵌入“福”“禄”“寿”等吉祥的字样,故得此名。在储国庆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该镇老街上的陈记豆糖坊,61岁的陈继仲正在作坊里忙活着。据陈继仲介绍,一小方字豆糖,从调料到切条,工序达30多道,全部是纯手工制作。
“首先炒熟黄豆和黑芝麻并将其磨成粉,再把麦芽糖熬成糖稀,当糖稀被舀起后呈片状掉落时,才算熬制好。把糖稀倒入豆粉和芝麻粉里,分别揉成两团面,等和好之后再切分为短条。 ”陈继仲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做糖的流程。在最关键的步骤——“做字”时,陈继仲麻利地将几块豆粉条和芝麻粉条拼接叠加,黄黑相间,如同搭积木一般。再在“积木”外严丝合缝地包上一层豆粉,然后像拉面一样把“积木”拉长。
“字做好了,你能看出来是哪个字吗? ”在老陈的提醒下,记者辨认出一个“吉”字。 “黄豆粉条相当于纸,芝麻粉条相当于笔墨,二者相融便成字。 ”陈继仲告诉记者,手艺人“做字”从不用模具,全凭头脑解构汉字笔画造型。这项功夫,没有多年的历练难以掌握。
老陈说,做一个字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每天最多做10个字,大概180斤糖。由于不耐高温,字豆糖只在每年降温后开始制作,陈记豆糖坊的工期通常为3个月,每年可生产5000多斤字豆糖。 “根据客人口味,我们还可以定制无糖、低糖等品种的字豆糖。 ”陈继仲告诉记者。
小孩拿一粒“寿”字糖给老人,老人选一粒“财”字糖给儿女,这其中包含着无声的祝福、家的味道。据祁门籍安师大历史与社会学院副研究员康健博士回忆,字豆糖还能当玩具——一群孩子闭上眼睛,伸手从糖袋子里抓出一把字豆糖,就可以拼字玩。组成词句的糖排成排,落单的字吃下肚,常引得笑声连连。
“字豆糖工艺精致、寓意吉祥,今后可以运用到婚宴、满月宴、答谢宴等活动中,以此扩大销量和影响力。 ”康健说。(记者 殷骁)
雄狮腾跃闹新春
咚咚锵、咚咚锵……2月4日,伴随着阵阵锣鼓声,一场精彩的舞狮表演在肥西县三河镇的古街上开始了。只见一红一黄两头狮子先后“蹿”上舞台,在引狮人的指引下,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倒地翻滚、时而跳跃而起,动作灵活、惟妙惟肖,引来台下观众叫好声、鼓掌声不断。
“不累、不累,才玩几分钟嘛! ”表演刚结束,年近60岁的舞狮人张大仁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在舞狮表演中,老张负责玩狮头。别小看这个狮头,足足40斤重,平常一个人抬起来都费力,而老张却耍得气定神闲。“玩狮尾也累啊。他们要一直弓着身子做各种动作,一做就是一个多小时呢。 ”舞狮队负责人张明好说。
记者采访得知,这支舞狮队来自肥西县上派镇灯塔社区,当地的舞狮表演已流传了三四百年。据张明好介绍,舞狮有南北两种表演风格,灯塔舞狮属于北狮,特点是勇猛矫健。当地每逢节庆、重大农事活动时,总要舞狮庆祝、祈愿求福。表演一般需要16人至20人,包括舞狮人、引狮人、乐队等,狮子为红黄两色,红色象征红红火火,黄色代表吉祥如意。多年来,灯塔舞狮经历了单狮、双狮、四狮的发展壮大过程。现在每逢重大节庆,舞狮队会出四狮表演,十分热闹喜庆。
“除了演员服装外,舞狮的道具、狮子的‘皮毛’,都是我们自己做的。这可是传承几百年的做法和工艺。”张明好告诉记者。灯塔舞狮还有一项绝技——“蜻蜓点水”。现场叠放32张桌子,最高一层摆放一张桌子、一条长凳,高度达三四层楼,狮子爬至最高层表演“玩四方”。 “蜻蜓点水”,就取自狮子悬在半空表演高难动作,犹如蜻蜓在水面上的轻盈之态。由于表演精湛、历史悠久,灯塔舞狮现已被列入肥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到春节就进入了表演旺季,我们舞狮队也忙活起来了。 ”张明好说,“这几年,当地政府对咱们非遗表演支持力度很大,展示机会逐年增多,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欢迎。下一步,我想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和了解舞狮,带他们玩狮子,把我们灯塔舞狮发扬光大,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记者 许蓓蓓)
文化展演韵味足
春节期间,涡阳县文化“三下乡”活动在丹城镇白果村启动,地方戏曲、唢呐、大鼓书和杂技等一大批文化节目,吸引了众多乡亲前来观看。
在演出现场,白果村推出的泗州戏《桃花村》颇受群众喜爱。该戏讲述了一个扶贫故事,通过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村民受到了思想教育。丹城镇泗州戏剧团负责人张守先告诉记者,泗州戏本地人称为“拉魂腔”,2006年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常年演出500多场,都是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的节目,老戏新唱,乡亲们百听不厌。 ”张守先说。
观众过足了戏瘾后,又能欣赏到村民自编自演的歌舞节目,有魔术、吞剑、吐火、转碟子转碗等杂技表演。尤其是该镇齐西村文化志愿者表演的“竹马旱船”节目,荆美英、岳僧芝、相英、荆素兰等演员角色固定,有骑“马”的,有乘“船”的,有当新娘新郎的,有随着舞蹈在前面迎亲的。 “这个‘竹马旱船’是个古老的节目,都快失传了,如今被重新编演出来,大家都感到很新奇。 ”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志法说,有了这个节目,过年才有味道。
“唱大鼓书好,开心无烦恼,越活越年轻。 ”志愿者刘光清说,他今年70岁了,但唱起大鼓书来就像50多岁的人一样,浑身是劲。刘光清把大鼓书《小二姐走娘家》《扶贫政策好》唱得回味悠长,听众身热心暖。刘光清唱大鼓书有50多年,也曾授徒传艺,他期盼更多的人来学习唱大鼓书。 “我春节前后都能唱,志愿者服务队叫我随叫随到,可以一直唱到老。有愿意学的,我就义务传授,不能让大鼓书这个‘宝贝’在我手里失传。 ”刘光清告诉记者。
丹城镇是省级民间文化戏曲艺术之乡,该镇每年都组织全镇民间艺人和文化志愿者,结合实际,深入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断创新发展,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让民间文化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通过举办独具特色的演出活动,既让人们了解本土文化,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尽享文化繁荣兴盛的成果,也鼓舞了全镇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丹城镇文化部门一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