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白照片到视频直播 人们欣赏牡丹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春日洛城,牡丹绽放。4日上午,68岁的冯自兰与老伴到王城公园观赏牡丹。冯自兰步伐矫健、精神抖擞,气质好似园中牡丹。

从黑白照片到视频直播 人们欣赏牡丹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从黑白照片到视频直播 人们欣赏牡丹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冯自兰在拍牡丹

  春日洛城,牡丹绽放。

  4日上午,68岁的冯自兰与老伴到王城公园观赏牡丹。冯自兰步伐矫健、精神抖擞,气质好似园中牡丹。

  冯自兰是王城公园里的“老园林”,与牡丹感情颇深。1985年5月,她随丈夫由重庆来到洛阳,在王城公园养护牡丹。浇水、施肥、修枝……17年间,冯自兰从一个没见过牡丹的外乡人,变成了牡丹养护专家。2002年退休后,她仍坚持每日来公园“打卡”。公园里哪片花开得艳,怎么拍效果好,冯自兰门儿清。

  穿越人流,冯自兰来到一处花丛,掏出手机,拍了一段小视频,发给远在美国工作的女儿。“高科技,多方便。”她看着老伴,笑得双眼弯成了月牙儿。

  离冯自兰不远处,一名年轻姑娘举着手机,正通过直播带领网友云赏牡丹。看着眼前这一幕,冯自兰感慨万千。在她的印象里,赏花时拍照留念,是大多数游客的必选动作。

  30多年来,人们同牡丹的留念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着。

  最早是黑白照片。1986年第四届牡丹文化节,是冯自兰第一次见到牡丹花开,还是自己精心养护的牡丹。不曾想,纷至沓来的各地游客竟比她还激动,大家潮水般涌入公园,只为一睹牡丹风采。人群中哪个游客能拍上一张黑白照片,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彩色照片开始走进大众生活。那时,王城公园大门内广场两侧有许多出售胶卷、纪念币的小亭子。每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拍照的游客排成长龙,拿到塑胶封好的照片,游客们开怀一笑,好不满足。

  后来,数码相机、智能手机逐渐盛行,人们与牡丹合影留念的热情更加高涨。咔咔咔,游客赏花时不停按下快门,一株牡丹就能拍上好多张。

  最近,冯自兰到公园赏花,总能看到一些人拿着手机,一边拍视频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看上去很有意思。一打听,原来是视频和直播。在子女的指导下,她刚刚“解锁”拍视频的新技能。

  受疫情影响,今年牡丹文化节改为线上线下联动举行,广大游客即使没有来到现场,打开手机便能在“云端”欣赏洛阳牡丹的千姿百态。“虽然来公园看牡丹的游客人数不比往年,但实际看洛阳牡丹的人更多了。”冯自兰高兴地说。

  将要离开公园时,冯自兰收到女儿回复的信息:见屏如见面,隔屏闻花香。(记者 朱艳艳 通讯员 张晶晶 刘青青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