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见证西北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华丽转身
8月13日,毛旭向记者讲述经开区建设发展历程。(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西北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乌鲁木齐市副市长,以及第一任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毛旭参与了申报建立经开区的全过程,也参与了它的建设,见证了它的华丽转身。
8月13日,77岁的毛旭在经开区(头屯河区)中亚大道的家中,向记者讲述了经开区建设发展历程。
51岁请缨参与申报建设经开区
毛旭是安徽人,22岁时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乌鲁木齐市工作。 “我当年来乌鲁木齐的时候,耳畔一直回想着毛主席说的那句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毛旭说,他当时下决心,要死心塌地留在乌鲁木齐。
在经过基层的锻炼后,1985年,毛旭开始担任乌鲁木齐市副市长。
1992年,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两级党委和政府作出战略决策,要申请建立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当时我主动请缨,想参与这项工作。”毛旭还记得,当时自己51岁,想参与到改革开放的浪潮当中,所以希望组织能让他再多做点事。
最终,经过市委和市政府研究,毛旭参与申报建设经开区。
经开区选址初定四个地方
要建立经开区,选址是第一步,当时有四个候选地址,分别是三坪农场、南湖片区、头屯河工业园和地窝堡村(目前的经开区(头屯河区)一期)。
在将选址上报国务院之后,最终确定地窝堡村为经开区的开发地,面积为4.5平方公里。
随后,市委成立了经开区筹建办,毛旭任筹建办副主任。
“那时候内地发达地区的开发区已经风起云涌,我们不想让乌鲁木齐再落后了。”毛旭说,筹建办的每个人都干劲十足,1993年3月,乌鲁木齐还处于天寒地冻时节,筹建办就开始计划建设两个项目,第一个就是经开区管委会办公楼,第二个是旅游项目――西游记宫艺术馆,希望吸引内地游客来新疆。
用脸皮和嘴皮跑项目
有了土地就要找项目落地,当时经开区的建设赶上了好时候,却没赶上好政策,那时正逢国家信贷紧缩,控制投资规模,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无法抽出足量资金投入开发,经开区的起步举步维艰。
“当时就靠着脸皮和嘴皮到处拉投资、跑项目。”毛旭还记得,那段时间,自己睡觉都在想办法,想到办法经常半夜爬起来记下来,妻子一度认为自己受刺激生病了。
经过毛旭不断努力,拉来了三大项目,分别是广汇的石材、美克的家具和卢云堡啤酒。
但是,这几个项目远远不够。毛旭借助分管通讯的优势,找到了当时的自治区电信局,对方刚好有六个项目需要投资建设。
毛旭依旧记得每一个项目的名称和当时跑项目的细节,因为这几个项目谈成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经开区享受沿海开发区优惠政策
真正让毛旭高兴的是1994年8月25日,当天,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沿海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毛旭记得很清楚,第一个优惠政策是三年免税,外资企业进经开区,两年减半征收,营业税可五年缓征;第二个是土地优惠政策,企业可先交5万元定金,即可使用土地开发权利;第三个是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高新技术补贴。
随后,通过当时乌洽会等展会的契机招商引资,金风科技、海螺型材、新研股份等企业相继而来。
就这样,毛旭在经开区一干就是12年,成为首府改革开放的拓荒者。
创建联合办公大厅
当经开区管委会大楼建成后,毛旭创建了联合办公大厅,一站式服务,要求所有职能部门的一把手,每天需在前台值班,凡是窗口人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一把手要当场予以解决。
当时的办公大厅贴了八个大字――廉政高效,服务透明。
2011年,经开区与头屯河区正式合并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重点发展先进装配制造业,入驻的企业涵盖了各行各业。
2017年,经开区(头屯河区)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3家,以东风、陕汽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增长50%。同时,现代服务业加速壮大,注册资本达到150亿元。
今年6月22日,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这个消息让毛旭心潮澎湃,因为这是他当初参与建设的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进一步发展,是产业升级的结果。
退休后的十余年,毛旭时常会在经开区(头屯河区)的街道走走,只是为了看看林立的高楼大厦,听一听企业生产车间发出的轰鸣声,他说,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唐红梅)
(责编:温定利、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