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还需担当、个人还有责任、舆论还有公义。乱云飞渡的舆论场,考验着身处其中每个人的自处与自持
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古人“善假于物”的智慧,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最生动的体现。在这个“人人都是评论员”的时代,当拇指滑动间形成时代的和声,真与假、取与舍、思与言、知与行,都促使我们叩问:面对如潮的资讯、海量的观点,如何取得那最好的“一瓢饮”?
如果说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是一个传播民主化的过程;那么,社交媒体平台的观点生产,则是一个视角民主化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各有千秋,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知识与认识,形成不同的判断。话语权的分配呈现出多元、散点的格局,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获取信息、分享观点,也让时代更好地被记录、被观察、被诉说。
然而,当信息与观点相继“爆炸”,“流量”也就迅速成为稀缺资源。2016年,部分微信公众号刷量的新闻,正是眼球经济的一个侧影。一些自媒体不仅生产“爆款”,也无底线地迎合受众,贩卖着注意力、点击量。这样的情况,让“标题党”“谣言党”越走越远、让“搏出位”“抖机灵”越来越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背后,是失实的信息、失衡的观点、失重的态度。从“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的一场闹剧,到“王宝强离婚事件”的一地鸡毛,再到“罗尔事件”的一再反转,这一年的舆情,往往有着注意力经济的烙印。
有人调侃,互联网上那些假信息,全是“我们为智商交的税”。比如“政府工作人员假扮电焊工接受领导视察”,比如“深圳水贝村拆迁改造每户赔偿近2亿”,更不用说时时出现在微信群、朋友圈的明星八卦、“养生之道”了。换个角度看,互联网其实也重塑着新闻真实的获得过程。信息源和传播主体的扩大,让人们不仅是新闻事件的见证者,更是新闻真实的推动者,正如早上“卖文救女”的文章还在疯转,几小时后关于当事人隐藏信息的种种就曝光于众。公众的参与,让探寻真相的过程呈现在舆论场中,也让人更加理解了这样的判断: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
应该说,注意力经济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但也要看到,媒体还需担当、个人还有责任、舆论还有公义,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需要看顾好社会价值。乱云飞渡的舆论场,考验着身处其中每个人的自处与自持。
今年,《牛津词典》发布的年度英文词汇为“后真相”(Post-truth),即相较于客观事实,情感和个人信念更能影响民意的走向,“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另一方面是,技术让传播直观化、也让传播去中心化,不少媒体、自媒体因而唯点击量是从、唯粉丝数马首是瞻。两相结合,让舆情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牵引,既不明真相,也不辨真假,甚至不问是非。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源、传音筒,多一点深入的观察,多一些耐心的了解,多一份理性的判断,让信息飞一会儿,让情绪等一等,才能让舆论场多一些良性的互动,让我们的注意力多一些有价值的滋养。
只有“深观察”,才能带来“深思考”。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说,“媒体不仅只是被动地提供信息渠道,而是在传输资源的同时改变思考的模式”。今天,事件发生、传播,受众接受、反馈之间的时间差不断缩短,这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此时此刻”的共同体验,也在不断挤压着深入观察、思考、判断的时间。当此之时,我们尤须有“逆向生产”的意识,不仅关注单个热点、只言片语,不仅是“吃快餐”“吃便餐”,而且要有将沙子聚拢成砖瓦、将碎片粘合成整体的功夫,有效训练思维,辩证看待问题,打破固化的认知,拒做偏见的囚徒。
互联网正在经历从工具到环境的转换、从网端到云端的飞跃,互联网时代的舆情,也会更为汹涌激荡。无论是网上的净土,还是云端的美好,都需要善意守护,都需要理性护航,这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更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人民日报评论部 部分数据与观点取材自《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