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火灾事件舆情分析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2015121314分,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南头日杂物品仓库发生火灾,造成11层建筑多次坍塌,5名消防员遇难、14人受伤。

201513日凌晨425分,哈尔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哈尔滨”发布消息,公布“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库房火灾基本情况”。通报全文共585个字中,“领导高度重视”占去258个字,将近一半。提到名字的领导有9位,详细介绍他们的12种头衔,而对于牺牲的3位战士和失联的2位战士,则一笔带过。

15日,吉林省新文化报转发黑龙江省公安厅官微的消息,“14日,公安部政治部批准在哈尔滨‘1·2’火灾抢险救援中光荣牺牲的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张晓凯、赵子龙五名同志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分别为其家属发放抚恤补助金2万元”。之后,这条消息被@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和网络大V@大鹏看天下等人编辑转发。

16日,新文化报消息,哈尔滨“1·2”火灾抢险救援中牺牲的榆树籍消防战士赵子龙的遗体将于18日回到家乡,安葬在榆树市烈士陵园。针对一些网民说哈尔滨火灾中牺牲的5名消防员烈士抚恤金仅为2万元,数额太少。榆树市民政局副局长吴万波透露,赵子龙牺牲后按照有关标准,家属总共将得到2,345,525元抚恤金。遗属仅获2万元抚恤金系误读。

17日,有媒体报道,在“1·2”哈尔滨火灾救援现场,哈尔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石嘉兴听取汇报的一张照片在微信、微博广泛流传。原因在于,有网民爆料该领导所穿羽绒服品牌为Moncler,国内售价在万元以上,而牺牲的年轻战士抚恤金才2万元。并戏称该领导为“棉服哥”。而石嘉兴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应称,羽绒服为女儿从国外购买,人民币几千块钱。

□总体舆情分析

1.哈尔滨火灾事件舆情趋势图(不含微博)

`{46UE1})]U0`1AEZ8$XH1W

(注:数据来源于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201512日至7日)

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统计显示,自12日事发,直到7日该事件一直都有着较高的舆论关注度。从舆情趋势图上可以看出,自2日火灾事故发生起,相关信息更新量明显增加。13日,“领导高度重视”火灾八股通稿的出现,推动该事件在舆论场进一步走热;14日,信息更新量超过了2,478条。15日,媒体报道出的2万元抚恤金的新闻让哈尔滨火灾事件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7日网民曝出的身着万元羽绒服的“棉服哥”,让哈尔滨火灾再次登上舆论场的风口浪尖。

总体上看,截至17日,共有相关舆情信息10,305条。在报道媒介上,新闻报道占比最多,约占59.7%。论坛次之,为18.6%,贴吧为6.5%,手机网站占5.5%

2.哈尔滨大火事件舆情信息类型(不含微博)

EY~(NK[C03%@}{MY7`{Q0)I

(注:数据来源于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201512日至7日)

□网民观点倾向

网民认为,官方通报既没有关注伤者是否有生命危险,也没有回应死者身份是否核查清楚、善后工作如何展开,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领导身上,让人寒心的同时也表现出官僚主义,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网民“肖明君”说,灾难面前只见领导鲜亮形象,不看群众情绪和脸色的通告,对不幸者是一种无视,对社会更是一种刺痛。如此任性“露脸”,实在冰冷人心。网民“王军荣”认为,“领导高度重视”频出,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同时也是在掩饰权力“过失”。我们知道,发生重大火灾的背后必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查明真相之后就要进行追责,粉饰“领导高度重视”,既能转移追责视线,又能拖延时间。

网民认为,八股文式的灾难报道应该休矣,必须破除权力体系对领导干部的保护,让他们对所有治理行为肩负责任。网民“张燕”说,作为一次灾难和舆情事件,应改进官方灾难报道模式。公众需要了解更多的灾情和背后的原因,家属需要知道政府和领导如何重视、如何善后,官方灾难报道应该努力呈现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网民“吴龙贵”认为,“领导高度重视”之所以成为事故通报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源于“高度重视领导”的心理。公众反感“领导高度重视”这样的字句,不是反感领导,而是反感这样一种文风,反感这样一种“唯上”的不良习气。网民“雷钟哲”建议,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第一,应改变“领导重视”式的信息发布,少一些套话和空话;第二,既要在事后重视,更要在事前重视,把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消防呼唤职业建制,让没有经验的年轻战士作为救援主体,难免出现让人悲恸的结果。

网民认为,万元羽绒服引发哈尔滨火灾的二次舆情,“棉服哥”争议更多的是群众对官员的一种监督,或者说是对贪腐行为的一种憎恶本能。网民“乔志峰”认为,既然官员已经有了解释,貌似还很合理,那么羽绒服先放一边,先请透露一下女儿是做什么工作的,出国是上学还是旅游?即使羽绒服“在国外购买的价格不过人民币几千块钱”,那也不是小数目啊,普通老百姓肯定消费不起。网民“wrzzr”说,领导干部有几件好衣服很正常,穿到救火指挥现场也很正常。不正常的反倒是领导干部对官场文风的不制止、不管束,对网民人肉搜索这种手段的不放手、不放心。网民“孙菲”认为,官员能否“御寒”,不只在于其身上穿衣的价格价值与实际的防寒保暖效果,更在于其心中所涌现的对于群众的“暖流”。领导干部只有时刻心系群众,将群众的冷暖、生命安全置于自己的心头上,这才是在“严寒”中抵御“寒潮”的抽薪之策。

□媒体评论摘要

中国青年报:灾难通报为何总突出“领导重视”

目前来看,灾难性事故的官方通稿中“领导重视”的内容,确实已成“标配”。这既源于官方与民间话语体系不同,也有官方在现代治理中观念更新不够、回应民众关切把握不准的问题。

环球时报:“高级黑”是官僚主义冒出的傻气

“高级黑”一旦形成,其结果不仅是地方当局的“自黑”,还会殃及官方的整体形象。政府公信力是社会治理最宝贵的资源,它理应获得各级和各地官员们的“高度重视”。“平安哈尔滨”事件背后的那些深层原因是全国性的,如果现在不着手改善,它们还将造成一个又一个轰动的公共舆论风波。关键是要真正清除官僚主义,真正弘扬实事求是的作风,这是比解决“高级黑”技术层面问题更重要的改进方向。

长江网:“领导高度重视”能否挽回失去的生命?

事故发生后,无论领导如何地高度重视,似乎都不能挽回失去的生命,也不能化解死者家人的悲痛。希望各地各部门要真正担负起职责,要在事前高度重视,而不能等到事故发生后才去高度重视。领导高度重视要做到常态化,不仅要在事中、事后有积极的妥善处置,更要在事前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燕赵晚报:“棉服哥”应拿坦荡来“降温”

对“捕风捉影”或是连带着“恶意中伤”的传言,可以想到的对策无非两招:一是运用可以调动的权力,尽一切办法来删而除之;二是身正不惧影子斜,有“衣”说“衣”、坦然面对。“棉服哥”应拿坦荡来降温,但至少从目前来看,他还需要亮出更佳的表现来才行,即便是关于那件顶尖品牌羽绒服来龙去脉的解释证实上。

四川新闻网:棉服哥穿万元羽绒服救灾错在哪里

近年来,因奢侈品穿戴而牵出贪腐大案的也不是没有,因为官员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其中恐怕也是惯性使然(部分公众对官员有着习惯性的质疑)。所以,对于此事,“万元羽绒服”还需“正确解读”。再者,官员自身也需自我约束,因为官员穿戴不仅是个人层面的问题,还涉及社会层面,哪怕是合法来源,也要慎之,因为无论从哪方面,使用奢侈品确实会引发官员形象危机。

钱江晚报:哈尔滨火灾:一件羽绒服延续的“次生灾害”

一则通稿伤民意、一张照片冷民心,哈尔滨官方没有一个领导站出来说话,一件几千元钱的羽绒服受到质疑,官员就急了。同是羽翼,同该呵护,为什么官员的集体形象没人答理、个人形象急忙回应?关键是舆论的目光太聚集。重大事故出现时怕漏了“亲临指挥”的名字,舆情质疑时怕个人的目标太大了。这实在怨不得舆情太难缠,而是为官的理念太本位。

□新华网“舆情在线”点评

一场哈尔滨大火,引发多次舆情灾情。从年纪轻轻的五名90后小伙葬身火海到八股通稿引发众怒,从2万元抚恤金到爆出万元羽绒服的“棉服哥”。哈尔滨大火明火虽灭,但“民火”未熄。纵观整个事件发展,背离民众需求与信息披露规律,不分主次“领导重视”喧宾夺主,导致民情汹涌,注定引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舆情灾害”。

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微博、微信、论坛成为新闻发源地,媒体微博迅速跟进,政府和官员面临的从政风险也越来越大。“官方说法”是舆论最初关切,能否瞄准公众关切,解读出纷繁信息中的舆论诉求,“对症下药”,是政府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成功与否的关键。灾难发生后,对灾情的详细报道、调查,以及随后严厉的问责报道,才是合格的灾难报道。

在各种官方的灾情通报中,“领导重视”八股通稿,目前是官宣党媒的通用做法。但要明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想要了解事件和舆论可谓举手之劳,民众希望在官方通报中读到具体的信息,对“领导重视”的反感则是厌恶官本位以及渴望真正的以人为本。作为政府网站的官方报道,需要转作风、转文风,说人话,有人情,让公众和社会能够真正感受应有的人心之暖。

面对舆论“2万元抚恤金和万元奢华羽绒服”的质疑,哈尔滨官方的信息发布需保障有头有尾,继续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及时通报各个方面的信息,保障透明度,提升公信力。同时,作为官方或有影响力的媒体,要做到快速调查、同时保障在报道时不断章取义、不片面解读,及时发布具体信息,避免民众不当猜疑,用事实说话、让真相发生,这才是应对网民汹涌民意的正确做法。(舆情分析师 常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