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的贪婪和傲慢, 正在毁掉一代中国人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再看腾讯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也在去年7月份被媒体报道称,只要在网上搜索一套成人的身份证资料,就可以顺利通过验证,让这套系统形同虚设。即使这样一套系统,也是全国无数家长和媒体千呼万唤的结果,更像是腾讯游戏应对舆情的权宜之计。

腾讯游戏真要想反沉迷很简单,像支付宝那样实行身份证登记、手机号验证再加刷脸登录一整套措施,就足以到达它所宣称的目的。腾讯对这样的建议一直置若罔闻,并不是它的舆情反应体系出了问题。在高额的利润和绩效奖刺激下,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孩子,而是用来吸金的“玩家”。

这就导致,腾讯游戏一直拒绝正视中国家长们的血泪和呼声,一旦遭遇大面积舆情,就通过各个渠道试图将责任归咎于家长。去年夏天,《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公开回应称,“沉迷怪罪游戏,我们有些委屈”。在那封公开信中,李旻先生没有对沉迷的未成年人和家长有哪怕一个字的愧疚,反倒将《王者荣耀》称为他和团队的“孩子”,呵护有加。

于是,一场关于“电子海洛因”的公共讨论,沦为两个熊孩子的打闹。

周鸿祎说得对,网游的利润比贩毒还大,但却丝毫没有贩毒的法律风险。你可以理解为他在嫉妒马化腾在游戏产业上的布局。然而,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腾讯游戏在防沉迷举措上丝毫不让步,甚至连松口承认点过失都不肯。

堪比贩毒的利润,足以让腾讯忍受中国家长们的唾骂。这个全球最大流量入口平台,已屡次展现了最可怖之处:你可以视它为邪恶的怪兽,它并不care,但它决不能向公道人心低头,更不能因此放弃对利润的竞逐。

已经没有人相信腾讯能自查自纠,解决未成年人的沉迷问题。唯一的解决之道,恐怕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切断腾讯游戏与微信和QQ等社交工具的横向连接,不允许腾讯游戏直接从社交用户群中获取玩家,也不许游戏信息向社交工具逆向的渗透和传播。

要做到这些,一定并不容易。然而,中国孩子们都在一天天长大。哪怕他们对游戏只有万分之一的沉迷率,所造成的,都将是100%的悲剧。没有家庭可以承担这样的悲剧,腾讯游戏的运营者们其实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