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纵火案宣判,这次舆情何以如此平稳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莫焕晶因放火罪获死刑,3D全景还原“保姆纵火案”惊魂夜。视频来自新京报动新闻

备受舆论关切的保姆纵火案,于2月9日上午迎来一审判决。

判决认定:莫焕晶故意放火,造成被害人朱某及其三名未成年子女被困火场吸入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并造成房屋损失共计257万余元。莫焕晶为筹集赌资,多次窃取朱某家中物品进行典当、抵押,得款18万余元,至案发时尚有价值19.8万余元的物品未被赎回。法院以放火罪判处莫焕晶死刑,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

根据我国刑法,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莫焕晶于凌晨时分故意在高层住宅内放火,导致四人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更造成难以弥补的人伦惨剧和社会伤痛。因此,杭州中院的这一判决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不过从程序上讲,这只是一审判决。莫焕晶有权利上诉,并且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能最终定谳。社会各界仍需秉持耐心,尊重后续的司法程序。

单纯从法律角度看,这并不是一起特别复杂的案件。但这个案件在诉讼过程中,特别是在杭州中院的审理过程中,却屡屡起波折:从原先的律师退庭,到后来的辩护权之争;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到衡平被害人家属的正义诉求;从惩治犯罪凶手,到查明整个火灾真相,各种舆论都在这起案件中找到了自己的入口。而在舆论的大规模关注中,杭州中院共发出七份《情况通报》。

保姆纵火案宣判,这次舆情何以如此平稳

▲6月26日,纵火案发生4天后,起火楼层情景。图片来自新京报

波折的过程说明,大众民意与司法理性之间或许存在着永恒的张力,而司法透明和程序正义则是缓和这种张力的不二选择。

我们注意到,在法援律师参与辩护后,杭州中院不仅同意了律师关于现场勘验民警出庭作证,以及调取相关书证的申请,而且还依职权主动通知两位公安部灭火专家出庭作证。庭审时,杭州中院第一时间发布《情况通报》,对控辩双方的质证意见和争议焦点进行公平披露。很显然,这一系列作为,显著增强了公众对于法庭中立性和庭审实质化的信心。

我们也看到,一审结果以及庭审细节公布后,舆情比之以前平稳了不少。究其原因,一是结果了达到人们的预期,和大众心中的正义取向较为匹配;二是过程更加透明了,当理由足够充分、过程足够规范、细节足够显现,公众也就自然容易接受。

法治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就在于程序正义。如今有了前文所述的程序保障,有了法院充分的释法说理,案件的判决结果也必然会更能令人信服。

保姆纵火案一审宣判,是一个小小的句点。无论如何,这是一起悲剧,我们希望,能用正义弥合这场悲剧带来的伤创,也希望相关各方都痛定思痛,在疼痛中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