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月14日—2019年1月20日),新成立基金有40只,新发行基金产品有15只,本周在证监会新注册的基金有4只。具体来看,新成立的40只基金,有19只债券型基金,有12只股票型基金,7只混合型基金;新发行的15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数量较多,共有8只,其次是混合型基金,有4只,股票型基金新发行有3只;在新注册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3只,其中2只基金变更为债券型基金,为景顺长城政策性金融债债券型基金、民生加银睿通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新注册的股票型基金仅有1只。
上周基金产品注册、发售、发行情况
产品舆论
1、公募布局区域型指基
区域政策利好不仅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基金公司布局区域型基金的热情。去年12月14日成立的南华中证杭州湾区ETF,以及今年1月7日上报的中证深圳创新科技主题指数基金和中证浙江发展新动能ETF等均属于区域型基金。
区域发展概念在二级市场的反应较为激烈,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基金经理如果时点把握不好很容易亏钱。但是仍有部分机构看好区域型基金产品,诺亚研究工作坊二级市场研究员褚志朋表示,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政策的逐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稳步提升,相比某些行业,区域经济增长确定性更高。
2、央企ETF挂牌上市
1月18日,华夏、博时和银华3家公募基金旗下的央企结构调整ETF同时挂牌上市。其中,华夏中证央企ETF、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登陆上交所,银华中证央企结构调整ETF落户深交所。
央企ETF未来或将持续获得红利。上海证券报援引业内人士话称,央企结构调整指数具备长期的投资生命力,伴随着国企改革和经济转型不断推进,投资优质央企将会持续获得红利。
3、东方红睿阳混基变身定开基金
1月16日,东方红睿阳灵活配置混合基金(LOF)正式转型为东方红睿阳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东方红睿阳混合型基金将不再是纯粹的开放式基金,将变成一只定期开放混合基金,此转型被业内成为“开转封”。
近年来,定期开放基金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定开基金的存在,一方面有利于基金经理的利用资金进行长线布局,避免股市波动导致申赎异动给投资布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对维护客户、培育客户长期投资理念和信心都很有意义,也可以达到投资者教育,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目的。
4、创金合信旗下一只基金募集失败
1月16日,创金合信基金发布了关于创金合信汇利纯债三年期定期开放债基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公告显示,该基金于2018年10月15日开始募集,截至2019年1月14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未能达到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合同未能生效。
对于基金募集资金失败原因,证券时报文章分析称,或许是因为机构投资者突然撤单导致基金募集失败。不过,也有新基金发行期遭遇了市场行情的不景气,从而募集困难导致失败。21世纪经纪报道文章直接表示,创金合信汇利纯债的“失败”就更能显出基金发行市场目前的惨淡状态。
其他重要业务新闻
行业动态
上周(1月14日—2019年1月20日),媒体对于“四季报”、“离职潮”、“流动性”等关键词热议度较高。与“四季报”有关的关键词包括披露、A股、态度等,本周公募基金首批四季报公布出炉,四季报内容引发媒体关注,多数基金经理对A股未来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离职潮”也成为本周热议关键词,基金经理离职原因成为媒体讨论重点;“流动性”在本周热议度相对较高,公募基金为旗下ETF引入流动性服务商引关注。此外,基金经理兼职、基金修改业绩比较标准、基金转型等内容也成为本周媒体热议内容。
上周行业新闻热词图
1、首批基金四季报出炉
目前,包括中航基金、富荣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率先披露2018年四季报,正式拉开公募基金2018年四季报的大幕。
行业未来发展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上海证券报文章报道,四季报显示,部分基金经理对于2019年的A股市场保持谨慎乐观态度。从投资方向来看,业绩稳定增长的绩优蓝筹股、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成长领域及一些逆周期行业,获得基金经理看好。
信披媒体也引起媒体关注。蓝鲸新闻文章报道称,时值基金四季报披露期,大部分基金公司也将按照监管层要求,自四季报起将信披媒体调整为一家,且信披费将按照基金规模划分减免。
2、业绩不佳引发离职潮
近期,基金行业关于基金经理离职、岗位调整新闻报道持续不断,相关内容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与往年年终奖发放完成后进入人事变动高峰期不同,今年离职潮却提前上演,截至1月20日,关于基金高管变更的公告共有159条,远超2018年同期。
基金经理离任原因成为媒体讨论重点。证券日报文章表示,今年年初来临的基金经理离职潮,很可能是因为基金经理去年业绩不佳被迫离职,而年终奖也相对有限;中国证券报文章也表示,今年年初提前上演的离职潮主要是缘于2018年资本市场寒冬中基金业绩表现不佳,因此投研队伍的调整也比往年来得相对明显。
3、ETF引入流动性服务商
近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新增券商为旗下ETF流动性服务商。2019年以来,已有中小板、深100ETF、博时创业、广发医药、嘉实沪深300等十多只ETF公告新增券商为流动性服务商。
基金上市后交投是否活跃,被视为交易型基金的重要价值,也是基金公司获取更多收益的关键。但是ETF活跃度却存在较大差异,除头部ETF外,其他ETF的流动性和交易量并不好。因此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要为旗下ETF基金引入流动性服务商,提升上市基金流动性。
监管动态
1、基金可投资信用衍生品
1月15日,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指引》,指引对公募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进行了规范。指引规定,投资信用衍生品的基金,应当按照风险管理的原则,以风险对冲为目的;指引同时规定,货币市场基金不得投资信用衍生品。
2、私募量化交易或将放开
1月15日,有消息称,券商股票交易接口(程序化交易)有望对量化私募重新放开,首批放开的时点或在春节后。第一财经文章报道,此前,监管层邀请了券商等金融机构商讨重启程序化交易的相关政策,监管层首批开闸或从规模较小券商开始。
3、QFII额度翻倍涨至3000亿美元
1月14日,国家外汇局发布消息称,为满足境外投资者扩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
对于QFII额度翻倍,较多媒体认为该举措将利于未来A股市场发展。中国证券报文章报道称,对QFII额度需求的增加,也意味着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尤其是A股未来或将更具投资价值;第一财经日报文章也报道称,外资已经“嗅”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进一步扩容QFII额度可谓顺势而为,将有助于更多的跨境资金流入中国。然而也有部分媒体保持谨慎态度,证券市场红周刊表示,额度增加再考虑到流动性改善,哪怕目前的额度短时间内可以吸引外资进来,也不意味着上述资金会全部投资A股。
4、科创板或将2季度启动
近期,监管层多次发表言论称,将尽快推动科创板试点落地,科创板成为行业监管热议话题。
落地时间:联储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胡晓辉表示,2019年第二季度科创板将正式启动,预计首批企业将达到20家至30家,并逐步常态化。
注册制审核理念:接近交易所的机构人士表示,交易所将通过不停问询,使公司的信息披露达到“三性”要求,然后所有问题和反馈全部在网上公开,让投资者进行判断,或者可以提问。
退市制度安排: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施东辉表态称,科创板将有严格的退市条件,比如说在上市公司有违纪违规现象,有重大虚假信息披露了,满足不了上市标准的,就得退市。
VIE 架构:施东辉表态称,VIE架构和红筹股都可以在科创板上市。
公司动态
1、富达利泰私募基金产品完成备案
1月17日,富达国际旗下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利泰完成了“富达中国债券优选一号私募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备案。至此,2019年,已有3家外资私募在中国完成备案,分别是富达国际、元胜投资、毕盛投资。
近年来,外资私募布局中国市场的节奏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已有16家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市场,其中有14家外资私募已有产品备案,总数达到29只,外资私募越来越成为中国资管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2、新华基金踩雷债券违约
1月15日,康得新发布公告称,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违约金额高达10亿元。受债券违约的影响,新华增强债券基金的净值出现剧烈波动。债券违约发生后,新华增强债券A、C份额截至1月16日的历史业绩回报降至9.14%和7.84%。
债券违约风险未来仍将持续,在此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未来债券投资中要尽量规避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