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类型的人多不可控
在固定场所拍摄72小时,由此带来《纪实72小时》一大特点是,片子的主人公是流动的、变化的。李洁表示,这种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会让人有点恐惧,如果真没有人来会怎么样?但让李洁感到“很不可思议”的是,每次拍摄都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但每次都会有非常好的拍摄对象愿意配合。
在连续拍摄72小时中会出现很多位主人公,有时候采访近百人,但节目时长只有25分钟。但是拍摄的三天是有规律的,第一天目的是向大家介绍这个空间,这个空间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跟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人们为什么来这里?是一种拟人的方法,在刚进入一个空间的时候,首先要去熟悉它,比如要知道这个茶馆长什么样子,多少钱一杯茶,有什么类型的茶,人们怎么下单,怎么喝茶,有什么样的杯子。到了第二天第三天,采访会逐渐深入,也是一个人在一个场所逐渐熟悉和深刻的过程,在第一天了解了茶馆之后,第二天第三天摄制组再循序渐进地倾听大家的故事,整个拍摄是以这个逻辑在推进的。所以在选取人物故事的时候,摄制组也会挑选能够符合这个规律的。第一天帮大家解答空间的秘密,第二天第三天逐渐地把更加深入的故事展现出来,这样的话就会比较有逻辑地理顺片子。
李洁说,在这三天哪些人比较多,是摄制组不可控的,也许调研的时候学生多,结果拍摄的时候中年人多,这些都说不定,所以在拍摄之前是不会刻意避免群体化或者刻意追求群体化的,“节目的模式决定了我们不会刻意追求或者破除某类人群的,我们反而是追求人物的多样性,追求故事的多样性的。”
■ 制片人答疑
新京报:拍摄《纪实72小时》和其他社会类纪录片相比,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洁:最大的困难是,由于模式给了我们创作者一个很大的禁锢和限制,一你不能拍超过72小时的素材,二不摆拍,一切都是最真实的状态,三你人物出现的顺序不能更改。这样的话,假如你第一天遇到一个特别特别难得的好故事,也只能把它放弃,因为根据原版的模式,第一天我们还不能进入到人物的内心去,第一天更多地还是进行空间还原,如果第二天第三天你遇不到那么好的人物怎么办?就算碰到了好人物,你采访不出来,人家不肯跟你说,又怎么办?如果拍到一半发现人物很不好,那就只能放弃,准备好重新开拍的时候从开始的时间再往后算72个小时,所以真的是很难很难的节目,它不会像其他社会类纪录片那样给你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去了解主人公,你只能在最短的时间,从相遇到离开一共不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去跟他对话,这是需要非常多的经验积累和采访技巧才能完成的。也是我们从去年到今年第二季结束一直在努力提升的部分。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