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一次大考。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以深情隽永的文笔、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抗疫一线感人事迹,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坚定抗疫信心,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新时代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就要在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上下更大功夫。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新闻舆论引导力。以正确的导向为引领,是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的保证。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针对抗疫斗争舆论引导工作,党中央提出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落脚点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以此坚定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充分总结这次抗疫斗争成功经验,讲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讲好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讲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取得的重大成效,讲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力量,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
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运用,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新闻舆论的传播力需要立足于新闻传播工具的辐射面和渗透力。在这次疫情防控舆论传播上可以明显看到,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让党中央的声音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新的舆论场上占据了舆论引导的传播制高点,实现了主流新闻舆论的倍增效应。要认真总结经验,更好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整体效能。同时,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不断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和社会覆盖面,让主流舆论传得更快、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不断创新报道内容与形式,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新闻舆论要产生影响力,就在于能够通过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打开群众“心结”,积极反映群众诉求,从而抓住大多数群众心理,影响其主观判断和接受态度;能够通过暖人心、聚民心的生动报道和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叩动群众心扉、温暖群众心灵,引起群众的认同和呼应。一个时期以来,主流媒体、主流网站和客户端聚焦疫情防控第一线、聚焦抗疫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努力拓展舆论平台,推出了一大批点击率高、受众面广、感人肺腑的优秀新闻作品,也扩大了主流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要有问题意识,针对疫情防控中群众遇到的各种难点、焦点问题,组织报道宣传,集中释疑解惑;要有前瞻眼光,认真研判疫情防控工作中尚未出现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选题策划和议题设置,使舆论引导走在问题发生之前;要走群众路线,深入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从群众智慧中汲取营养,及时反映群众关切。
坚持实事求是和权威准确,强化新闻舆论公信力。新闻舆论的公信力,是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存在基础。新闻媒体是依靠实事求是、理性科学、展示真相来塑造公信力的。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每天通过央视平台直播新闻发布会,请政府机构官员和卫生健康方面的专家、防疫一线工作者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回应全社会的各种关切,在当前新闻舆论工作中赢得了公信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在纷繁复杂的防疫舆情面前,还要旗帜鲜明、敢于善于开展舆论斗争,这也是塑造主流舆论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主流舆论要争抢先机、主动作为,以正面舆论力量有针对性地抵制和消除各种杂音、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