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钉”背后的“扫地僧”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中国武侠小说中的“扫地僧”,代表着低调、寂寞、隐姓埋名,以及深不可测的绝世武功。

在中国制造业的细分市场,有一颗颗不起眼、甚至很容易被各种高大上企业光芒掩盖的小小“螺丝钉”,犹如“扫地僧”,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人们发现,他们在各自领域,是无可比拟的巅峰。

这些“螺丝钉”,被称为“隐形冠军”企业。他们的特点——规模都不大,一般都属于中小企业,专注于一个领域,做深、做细,注重科技研发,专业技术强,在细分市场拥有最大的市场占有份额。他们和知名度较高的兄弟企业一起构成了“单项冠军”企业群体。

承载中国制造业的基石

“隐形冠军”被视为制造体系的“螺丝钉”,是衡量一国制造基础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隐形冠军”们是如何炼成的?

改革开放之后,饱经沧桑的中国制造业开始新的起步。传统的大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等重工业城市,东南沿海有着浩如星海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民营企业是主力军。

重工业基础薄弱的浙江省,出现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喜人景象,一村一品,前店后坊,前店后厂,出现了很多专业村,专业市场,一个村就专攻一个产品。得益于市场的伟力,大量在浙江并没有资源基础的产品,在浙江出现了全国最大的产地,最大的销售市场。

当时的浙江制造业,以“轻小集加”闻名,后来的“小狗经济”“地瓜经济”等种种声形并茂的称谓,都和这种起步状态有关。

浙江制造业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市场效益不看“大小”,而看“厚薄”。曾经有一位从东北调任浙江的领导干部谈对浙江制造的看法,他来到浙江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为何东北的飞机、汽车工业这么大规模,在创富效应上却比不过浙江的纽扣、衬衫、领带这些“小玩意儿”。到浙江工作后,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问题的答案在于“利润率”。飞机汽车体量大,利润相对“薄”,衬衫纽扣体量小,利润却很“厚”。二是浙江的制造业一直有重视质量提升、抢占市场高地的精气神。民营企业先天不足,缺少科技人员,改革开放之初,就从上海国营大厂邀请技术专家来支援,被称为“星期日工程师”,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符号。

在对“浙江制造”利润率“厚”进行了一番赞美之后,那位东北调任浙江的领导干部指出,“浙江制造”的问题,在于产业升级,一车皮的衬衫纽扣,量很大,一手提箱的芯片,量很小,但是价值孰重孰轻?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如今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已渐褪粗放色彩,逐步提升产业科技水平,注重发展“微笑曲线”的两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舞台上,稳步走向高科技“播火者”的新角色。不少本土民企呈现出专注制造业、主攻“专精新”的喜人局面,打造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品,而且很多属于企业自主研发。

民族工业传统深厚的宁波,在百年制造业积淀的基础上,成长为工业强市、华东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39家,数量居全国首位。

这些行业龙头、种子选手,为中国的化工、汽车、家电、纺织等产业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在复杂外部环境下,成为中国制造不惧风雨、向上攀登的中坚力量。

从五口通商以来,宁波就是中国民族制造业的摇篮。“宁波帮”人士创造了近代多项“中国第一”——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家机器轧花厂、第一家日用化工厂,中国最大的火柴厂,以及与制造业相生相荣的第一家商业银行、第一批保险公司、第一家由华人开设的证交所、第一家信托公司等。

改革开放之初,宁波被列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庞大的乡镇企业群体创造了很多中小制造业神话。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塑造出当下宁波制造业的轮廓。从早年乡镇企业担当“半壁江山”,到如今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居全国之首,从“小作坊”到“小巨人”,宁波承载着中国百年制造业的基因。从这些“单项冠军”身上,可以读懂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现实路径。

尤其是近两年来,宁波加快推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集聚全球创新要素,累计引进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去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接近2.8%,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稳居全国城市首位。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了城市创新实力,为单项冠军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丰沛的阳光雨露。

“螺丝钉”背后的“扫地僧”

图为宁波研制的机器人正在模仿王阳明书写“知行合一”。记者 方益波 摄

如今,宁波不仅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还有一大批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全球第一,主要聚集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

宁波专门起草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单项冠军之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小而精”单项冠军集群,全力争创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发挥单项冠军企业排头兵作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市市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达到80家左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年均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项以上,打造形成10条具有特色优势的标志性产业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日益完善,成为全国单项冠军之城。

“企业是要做大,但不能只为了钱。”

在宁波市鄞州区一座不显眼的老旧办公楼里,坐落着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总部——德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它为全球90%以上缝纫机整机厂配套旋梭,产量占全球40%,产值约占30%。小小的旋梭,半径不超过2厘米,却必须经过250多道工序。“旋梭之于缝纫机就像电脑里的CPU,直接决定缝纫效果。”在德鹰精密工作了20年的行政副总徐建峰介绍,所有核心生产设备全部由企业自行研发制造,让德鹰旋梭保持了技术独立性和唯一性,牢牢锁定高端市场。

在宁波,像德鹰精密这样“专精特新”的冠军企业不在少数。他们“隐形”,大多远离繁华,偏居一隅搞研发生产,鲜少为公众所知;他们执着,几十年如一日专注小领域打深井,直到占据技术尖端、产业链顶端;他们灵活,会根据市场需求,运用合纵连横各种市场手段不断升级自己……

舜宇光学的镜头,几乎垄断了国内手机领域双镜头的市场。从2012年开始,舜宇又做到了全球车载镜头出货量的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核电、航天器的关键零部件密封圈过去一直靠进口。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石墨密封垫片,应用于国内核电站最高等级设备,把国际垄断产品价格下拉70%,且性能更优越,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发成功之前的七八年,公司每年盈利均投入研发,公司销售额一直停滞在3000多万元。从一般商业逻辑看似乎很不“划算”。董事长励行根说:“企业是要做大,但不能只为了钱。”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难点。由海归学者团队创办的宁波江丰电子材料公司成功研发了第一块中国制造的芯片靶材,实现了全球首条集成电路靶材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行,其牵头的超高纯系列溅射靶材开发与产业化项目通过国家验收,缩小了我国自主芯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集成电路制造的相关材料领域逐渐突破关键技术门槛,产品打入280家世界主流半导体制造企业供应体系。

投身制造业的大量“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的财富观和价值理念中,蕴含着深厚的产业报国情怀。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领域独树一帜,就是一批科研人员为国为民、献身实业的产物。该院已经研发出全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助力宁波争创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冠军的背后,是研发能力的领先。这次疫情,再次凸显了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宁波不少制造业企业纷纷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一季度全市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近3倍,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上升到2%,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专注主业 精耕细作 打造“百年老店”

以挑战世界的雄心、坚持不懈的韧性和全球资源配置的独到眼光,宁波的“单项冠军”们走出了获得前沿尖端技术,占据行业顶端的战略路径,突破了多项高新技术攻关项目,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

数年蝉联全球注塑机销量冠军的海天塑机董事长、80多岁的张静章说,尽管销量全球第一,中小型注塑机的技术世界一流,海天塑机仍在不断研发投入,对标大型注塑机技术第一的奥地利恩格尔发起竞争,向技术水平全面领先目标进军。

中国企业家“打开大门”的那一刻就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是注塑机生产和应用大国,却在全球市场上鲜有话语权。高端技术牢牢掌握在欧美和日本的企业手中,我们只能依赖进口。”张静章的心愿,就是让中国塑机立于世界制造之林。

在他带领下,这家最初只能做镰刀、锄头的农机用具小企业,经过50年的精耕细作,造出了中国最大的精密注塑机、首台全电动注塑机,逐渐成长为装备制造的世界级冠军。西方老牌龙头注塑机企业负责人在反复查看海天生产的一款机器后,估价5万美元。然而,令他吃惊的是,这款机器的市场售价仅1万美元,这让外国企业感受到压力。

很多“单项冠军”企业家身上具有极强的争先意识,无论多大体量的企业,他们都立志成为“行业第一”,目标建设基业长青的百年名企。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下游服装行业出口困难,宁波德鹰精密也曾想过转投酒店业,收购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定金都下了。“多元化发展是当时的潮流。”徐建锋说,经过慎重考虑,又改了主意,长远看,服装行业是民生行业,不管经济高潮低谷都有市场,只要把老本行旋梭做精做专,门槛做得足够高,就一定会有市场。

他们对不熟悉的领域、对快钱投机坚决说不。“宁波人有句老话,外行不可去,内行不可丢。”海伦钢琴董事长陈海伦说,创业这么多年,类似房地产、资本市场的“赚快钱”诱惑很多,但从来没动摇过,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才可能做到最强,才能始终辨清方向。

从钢材研制到墨水沟槽、弹簧制造,一支圆珠笔,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研究了20余年。即便是无纸化生活已经盛行的今天,邱智铭依然在一支笔上做出10余项专利,将看似几块钱的小买卖一点一滴“磨”成了数亿元的大生意。“做专才能做强,这个顺序不能变。”他说。

低调、务实、严谨,“保守”的宁波企业在读懂市场中得到市场的回报。不少单项冠军企业已经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四十年的岁月,有的时间还要更长。尽管今天的中国制造面临着严峻挑战,但不少企业家认为,相对外部环境的改善,以创新争先的专注力,始终保持“一招鲜,吃遍天”的领先优势,才是“既要做得好,又能活得长”真正的内因和决定性力量。(记者 方益波 魏董华 屈凌燕)


责编:叶壮

“螺丝钉”背后的“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