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摘要: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我国正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关键词: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意义;教育途径;文化意义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现实和深远的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引导少年儿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少年儿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漠起来:他们爱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手里的玩具大多是芭比娃娃、机器猫、奥特曼、蜡笔小新;总是谈论着一些日韩卡通人物;对于民间艺术,了解的越来越少了;对传统礼仪知道的也极少。大多数孩子在家以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来消磨时光,很少外出散步、与小伙伴们玩户外游戏。正因为如此,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之能够为下一代成长更好地服务,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述

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炎黄子孙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谐持中,崇德尚仁以及爱国主义情操等等。和谐持中、以德化人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高尚风范。

三、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少年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同学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感受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也越来越远,这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同学们对身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继承和发扬了。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在校园可以进行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 营造传统文化环境

从孩子的认知特点来看,让他们对某事物感兴趣就必须根据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加以浓烈的气氛渲染,他们才会去感受、想象和发扬、创造。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与之亲近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突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走廊、围墙上画上图文并茂的爱国英雄故事;楼梯转角和专门的活动区角的墙上挂上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花灯、川剧脸谱、剪纸等民俗手工艺术作品等。

(二) 科学开展教学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包括:传统美德、传统歌舞、传统服饰等各个方面。要将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优秀的、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东西整理出来,开展教学活动。

1. 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

因中国传统佳节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他具有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佳节方面的主题活动,从不同节日习俗入手,以儿童的特点与眼光展现各种活动的意蕴。如:把“九九重阳佳节”的意蕴定为“爱老人”,进行了“祖孙同乐庆重阳”的活动。为了使孩子理解,便可设计为“爷爷奶奶的话——我们的成长——感恩——共同绘制一幅画卷——分享快乐的感受”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共同思考并体验到了尊重老人的快乐及分享了彼此的经验。整个活动可以层层展开,既显现出了节日内涵又结合了儿童的自身特点。

2. 传统文化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当今社会中现代化教育也很重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运用科学的形式和优秀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三) 在生活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加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孩子们从一点一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彩。

1. 合理利用学校少年宫:“点心店”中,孩子们用各色彩泥和各种废纸制作桔红糕、麻糖、小蛋糕等常见民间小吃;“服装厂”中,孩子们利用白纸、颜料、尼龙草等材料通过印染、编织等手法做出的服饰非同一般。

2. 合理利用校园文化墙:让每一个墙壁都会说话,发挥正能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生根开花,让孩子们在校园中耳濡目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健康成长。

3. 合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吃饭前、教学活动之间、上课前、离校前等小块时间也可以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还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才能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多姿多彩的家庭生活,让孩子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采,使孩子们体验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既提高了孩子们文化的素质和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既唤醒了孩子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獻:

[1]朱国红.高中《文化生活》“我们的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潘小千.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对小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胡丽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沈玉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华城小学。

浅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读天下2017年12期

读天下的其它文章   让教育回归自然   从《爱欲与文明》谈《西游记》角色人格的异化   浅析如何让兴趣引领小学英语教学   高职《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设计与实施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数学建模竞赛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