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学期小目标 厦门中小学开学"奋斗"成热词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湖里实验小学开学仪式上,小朋友贴上新学期心愿。(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初三班级的门口,写上了奋斗二字。(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厦门实验小学开学日升国旗。(本报记者姚 凡摄)

  小朋友开开心心到幼儿园。(本报记者何炳进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佘峥)新学期昨天开学!传统文化和奋斗,成为不少学校开学式上的热词。

  湖里实验小学:孩子立下小目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今年学校开学式上的高频句子。要怎么让孩子领悟,各所学校都想了一些办法。

  在湖里实验小学,学校举行“用勤奋耕耘,在春天出发”的开学式,号召学生们为新学期定一个自己能达到的小目标。

  从现场看,大多数孩子立下的小目标都是诸如“学习成绩好”。当然,也有人胸怀学校,希望学校更加美好。也有孩子为爸爸妈妈立下小目标,湖里实小一年级的杨梓萱写下的小目标是:希望爸妈能多抽些时间接送我,带我去玩,还有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不要一直看手机。

  湖里实验小学副校长孙虹说,小学的孩子可能无法理解“奋斗”,所以,我们用小目标来帮助孩子理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含义。

  梧村小学:红包里包的是汉字

  今年的开学式流行派发红包。不过,梧村小学的红包和别人不一样,红包里躺着一个汉字。

  小小红包揭开了这所小学“保护汉字,从我做起”的活动大幕。梧村小学德育处主任吴智伟说,这些汉字都是老师们根据孩子年龄段不同认知程度,为他们量身挑选,包括一些正能量的字,喜庆的字,高年级的孩子还可能抽到一些很少用的汉字。

  不是光领了红包就完事,孩子们领取汉字后,还要保护它――回家要去查阅字背后的典故,记录下来并画上插图,为它做一张名片。

  保护汉字活动,也是梧村小学本学期要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吴智伟说,我们要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渗透教育目标,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园南小学:集体朗诵网红诗《苔》

  园南小学的学生们则在开学典礼上朗诵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清代诗人袁枚写的励志小诗,在春节期间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播出后,一夜爆红。新上任的校长李丹华告诉孩子们,苔花虽小,神比牡丹。其实,无论苔花还是牡丹,他们都努力地要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因此,无论你是谁,都应该做好自己,努力让自己成长更多。

  【镜头】

  妈妈再见

  昨日上午,在校门口,孩子亲吻送她上学的家长。 (本报记者姚凡摄)

  我来我来

  开学第一节课,小朋友踊跃发言。(本报记者姚凡摄)

  好久不见

  隔了一个假期不见,小朋友开学相见笑逐颜开。(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现场】

  过了一个寒假,小朋友们在成长――

  妈妈放心,我长大了!

  本报记者蹲点校门口,记录暖心“小棉袄”的故事

  本报记者黄雪燕薛 尧

  昨日是开学第一天,和往年一样,在校门口,尤其是幼儿园门口,还是有不少哭闹、“开学综合征”的萌娃们。不过记者在校门口蹲点观察也发现,过了一个春节,萌娃们长了一岁,正在学着慢慢独立。

  体贴怀孕妈妈

  学习当小姐姐

  昨日上午8时15分左右,在吕岭幼儿园门口,一名怀孕的年轻妈妈将小女孩送到校门口。“跟阿姨说新年好!”看到记者,妈妈蔡女士轻声地对女儿说,小女孩乖巧地跟记者打招呼。

  “过了春节,多了一岁,女儿越来越懂事了。”蔡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预产期在4月份,寒假期间,读大班的女儿抱着玩具娃娃进行“预热”,提前学习如何当好一个小姐姐。经过一个寒假的模拟学习,现在已经像模像样了,一边抱着娃娃一边说话,跟真的一样。

  知道妈妈怀孕辛苦,女儿开学第一天虽有点害怕,也只是跟妈妈建议,希望她留下来看看自己的升旗仪式和早操。面对女儿的小愿望,蔡女士坚持录完小视频后,与女儿挥手作别,心满意足地离开学校。

  提着午托被子

  学习照顾自己

  昨天7时30分左右,在吕岭小学门口,不少孩子正与家长挥手作别,依依不舍地踏入校园。记者发现,一名身着校服的小女孩,背着书包,左手提着大行李袋,走进学校附近商家,询问店主能否寄存东西,随后认真挑选作文本,身边却不见家长。

  女孩告诉记者她叫李思晓,就读于吕岭小学四年级。“那是我午托时盖的被子。”李思晓大方地告诉记者,开学前,当她得知自己新学期将在校外午托时非常期待。面对未知的新环境,李思晓说:“不怕,因为我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

  “新学期,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更进步,不让父母操心。”懂事的李思晓对记者说出了新学期心愿,因为知晓父母工作辛苦,开学第一天,自己6时30分起床,独自带着午托被子,搭乘姨丈的车,来到学校并独立寄存东西。放学后,她还要自己搭乘公交车回家。

  帮妈妈做家务

  做手工送同学

  昨日8时左右,在市第一幼儿园门口,一名小女孩嘟着嘴巴,在妈妈的软磨硬泡下,不情愿地在校门口留下了开学第一天的纪念照片。女孩名叫彭泰萦,寒假经常睡到8、9点的她,昨天7点不到就被妈妈翁小玲喊起床,见女儿脸上挂着一百个不愿意,妈妈拿出撒手锏――以早起上小学的哥哥为榜样,鞭策女儿起床。

  “这个寒假,明显感觉女儿懂事了,会主动帮忙做家务,尤其是年前的全家大扫除,她主动围起围裙、戴上帽子帮忙打扫房间,干起活来还有模有样的。”说起女儿新一年的成长,翁小玲倍感欣慰。过年期间,原本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彭泰萦,还在亲友面前表演节目。

  “一个礼拜前,女儿就和我一起折了许多纸玩偶,准备等开学这一天拿去学校送给老师及同学们当新年礼物。”翁小玲说,新的一年,希望女儿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成长。

  【交通】

  乘地铁上学省时一半

  本报讯(记者林施��)昨日是开学第一天,也是厦门地铁迎来首个新学年,记者观察发现,地铁不仅方便了上班族,也方便了一些中学生――上课不堵车,上学时间缩短一半。

  昨日上午7时,记者从乌石浦站上地铁,发现多个车厢内有许多穿校服的中学生。大部分中学生在将军祠站或镇海路站下地铁,应该都是厦门一中或双十中学的学生。“我选择坐在中间车厢,因为一下车离手扶梯比较近。第一次乘地铁上学,怕掌握不好时间导致迟到。”就读于厦门一中的郑名缘同学告诉记者。

  戴着耳机,不时低头看看手表,就读于双十中学的初二学生安思思,默默计算着乘坐地铁上学的路程所花的时间。“我家住在SM附近,之前坐公车到学校需要40分钟左右,今天坐地铁只用了20分钟,时间缩短了一半。”一下地铁,安思思就把乘坐时间告诉记者,“不过,车费也贵了一倍,我用的是学生卡,坐公交花0.5元,坐地铁则需要1.5元。”安思思说,不过坐地铁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以后还会选择乘坐地铁上学。

  记者发现,乘坐地铁上学的多为中学生,小学生大多由家长亲自开车接送或搭乘公交车上学。

  校园周边“堵情”缓解

  本报讯(记者许晓婷黄璜通讯员林冯)昨日是我市各中小学正式开学的日子。为确保校园周边道路安全畅通,市交警支队联合教育、运管等部门展开交通安全保障工作,有效缓解开学日校园周边道路的堵情。

  昨日早高峰时段,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总体良好,以往较易发生拥堵的10条路段中,只有文园路、湖光路出现短时缓行,较大的车流于8时左右已有回落。

  相比去年开学日,今年我市校园周边10条较易拥堵路段的通行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同安路、公园东路双向路段的通行速度比去年提升2倍多,文园路、虎园路路段上升7成左右,思明南路(由南向北)则上升了6成。

  【花絮】

  糊涂家长一箩筐

  忘记孩子读几班还有人说不出孙子名字

  在岛内一所小学,一位妈妈为已经入校的孩子送美术袋,门口执勤的老师问她孩子的年级班级和姓名,然后交代一位学生带进去转交。不料,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匆忙跑回来说:孩子的班级说错了。她说,她看了班级群,才发现自己孩子是三年二班,不是刚才说的三年一班。

  旁边有人奇怪:孩子都读三年级了,还不知道他读几班?学校的老师说,这不奇怪,刚才有位学生的爷爷来给孩子送东西,连孙子的名字都说不出来,连说了三个名字,都查无此人。 (本报记者佘 峥)

  弄“丢”校服和红领巾翻箱倒柜找

  开学第一天,很多学校都要求穿校服,但是不少糊涂爹妈忘了把校服放哪了,导致门口有一群后来翻箱倒柜找到又到学校送校服的家长。

  校门口的杂货店也挤满学生家长,不少人是来给孩子买红领巾的。家长们不断催促老板:快点,快点!要来不及了! (本报记者佘 峥)

  母女俩忘记上学时间提前1小时到校

  昨日7时10分,吕岭小学门口此时还略显寂静,孩子们几乎还没来上学。

  在吕岭小学大门口,记者看到,一位妈妈正坐在电动车上,面朝右方,时不时打个哈欠,右侧不远处的台阶,有个穿着校服的小女孩正在吃早餐。

  年轻的妈妈双手捂脸告诉记者,她和女儿一大早出现在校门口的原因,竟是经过一个寒假,母女俩都忘记了上学时间,早晨5点50分叫醒女儿,来不及吃早饭,急急忙忙出门,结果,到学校时还不到7点,才发现整整提早了一个小时。 (本报记者黄雪燕)

  750册图书赠给幼儿园

  昨日是开学第一天,厦门市思明幼儿园内举行由市关工委、海丝慈善会举办的捐书助学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频。

  据了解,本次捐赠价值24000元的750册图书,均为儿童绘本,新华书店听闻书本用于赠送给孩子们,还特别免去4000元尾款。 (本报记者谭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