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难站”,需在细节之处提升文明
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难站”?这是央视新媒体的一篇报道的标题,引发更多附议,一些作者吐糟北京南站的各种难,慨叹着这座硬件设施高标准的现代化车站竟然存在各种匪夷所思的低水平管理现象。比如打车难,有段子说“在北京南站和朋友道别,他转身去打车,我到了天津东站发消息报平安,他还在排队”;比如上车难,大厅中央是等客的椅子,乌泱泱的人群,只要乘客一起身排队上车,整个大厅都会被阻断,人们穿行都很费劲;比如进出站难,其中更让人焦虑的是出站,手扶电梯无一例外都比楼梯短一截,出口是凹字形。可以想象,只要乘电梯者在出口处略有耽搁,那将可能是一场踩踏灾难。
北京南站被吐槽,早已不是新闻了,就是我们这些长久不去首都聆听祖国妈妈心跳的人都知道,因为近年来针对北京南站配套服务问题,从民间反馈,到媒体曝光,远非第一次。早在2012年,央视新闻频道就对北京南站周边黑车疯狂宰客的问题进行过曝光,但至今仍未有改观。今年4月,有网友吐槽,指出北京南站等待席位偏少、进出站特别长、停车场比较“闷”、出租车接驳难等一系列问题。
按道理,这是一座设计高标准的高铁站,配套服务原本也应现代舒适,可为什么这些配套的软设施却落后得跟三线城市一般?根源问题是管理不细心、不用心,缺乏细节化的管理,让原本先进的硬件设施不但没法充分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更是出现以上所说的那些怪象。
按中国交通报的说法:北京南站的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上海虹桥火车站的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而从2017年暑运期间的情况看,上海虹桥火车站日均客流量约为20万人次,北京南站日均客流量不到15万人次。所以有人呼吁,干脆,请上海虹桥站接管了北京南站吧!因为这好不好,关键还是靠管理啊。所以有网友留言说:中国是越往南服务水平越高,越往北,那些服务管理者越觉着自己是个爷。还有网友说:开车从山东到杭州,一路高速服务区,就明显可以看出来越往南越干净服务越好商品越丰富价格越合理,再从南一路回来越往北感觉越窝心!
作为南方人以及生活工作在杭州的笔者,闻听此言自然是一股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但反过来一想,虽然南方的江浙一带,是在管理水平服务意识方面高出北方许多城市一截,但未必就不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我家楼下的庆春路中山路口,南北向的绿灯只有十几秒的时间,我常在想,交通部门有没有想过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是怎么过这个红绿灯的?杭州东站也是有如北京南站般宏大阔气,不也是因为在导引方面做得不够细致被人吐槽?归根到底,相比于日本等一些城市管理水平先进的国家,我们国家整体而言,还是粗放经营,细节化管理的观念还是没有深入人心,细节管理的绣花活儿还是没做到位。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近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经历了大规模、超快速的城镇化,城市建设是日新月异,让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但是,一个先进的城市光有高楼大厦、地铁高铁这些光鲜外表还不够,还要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城市管理领域。管理者只有如匠人般苦下精雕细琢的功夫,用细节化管理的药方治疗城市粗放发展引起的痼疾,才能使城市建设的成果不断造福人民。所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才能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和谐温润,才能使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都能赶上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