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角“看透”灰霾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科学视角“看透”灰霾  
 

科学视角“看透”灰霾

编者按

深度报道以其选题张力、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透视现象、解读事件,展示了更深厚的新闻价值。聚焦公共领域重大问题和热点话题,通过调查剖析、科普释疑,本报矢志于传达权威理性声音,传递科学全面判断,彰显了科学媒体的立身之本和坚守之道。

■本报见习记者 卜叶

从空气颗粒物被列为一级致癌物质那刻起,每一次灰霾天都牵动着亿万大众的心。伴随着“呼吸之疾”愈演愈烈、保卫蓝天的呼声越来越高,灰霾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媒体高频聚焦的话题。那么,作为科技媒体的《中国科学报》,又是如何持续深入地报道这一公共话题的呢?

聚焦源头成因

2013年冬,中国中东部爆发严重灰霾事件,几乎涉及中东部所有地区。与以往灰霾集中于京津冀地区不同,此次重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位于江苏中南部。这引起《中国科学报》的关注,并对于灰霾形成的原因进行报道,推出了《灰霾“南下”谁是祸首?》等文章。

其实2013年之前,灰霾在全国偶有发生,《中国科学报》就关注到灰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陆续做了《PM2.5迷雾》《专家呼吁PM2.5健康危害亟待开展基础研究》等报道,呼吁业内人士和大众重视灰霾问题。

此后几年,国家发力治理大气环境,全国各地的天气出现明显改善,在此契机下,《中国科学报》又陆续推出了《聚焦北京空气:从“晒蓝天”到“护蓝天”》等报道,提倡大众低碳生活,守护蓝天。

针对那段时间媒体对于灰霾问题的关注视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姜哲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分析,灰霾来源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地区能源消耗推算,二是基于大气成分反推,无论哪种方法均存在误差。找到更准确的研究方法,一直是科学界努力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在引导受众科学认识灰霾问题、疏解恐慌情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聚焦监测手段

中国灰霾的持续加剧不仅在国内成为舆情的重要内容,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2014年,一些邻国媒体报道了中国灰霾流向其他国家的新闻,为此本报特邀专家解读了“中国灰霾是否真能漂洋过海”的问题。

此时,如何全面监测灰霾、了解其“迁徙”路径,成为新的舆情方向。特别是2016年6月我国首颗“嗅碳”卫星的发射成功,对这波舆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后,科学界对灰霾的定量研究逐渐增多,本报在此期间着重介绍了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的PM2.5浓度遥感瞬时估算法、环境监测的“互联网+”路径、无人机测大气等新方法、新技术。

针对媒体展开的讨论,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副主任刘东指出,未来,多平台、多波段、主被动的观察是研究趋势。“希望媒体多关注灰霾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灰霾对人类以外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他说。

聚焦科学治理

早在2013年初,本报就对灰霾治理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中国科协邀请专家谈如何应对十面“霾”伏》《两院院士为控制PM2.5提供国家策略》等报道,以更高视角和严谨的科学内容,为我国科学治理灰霾及时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直以来,本报致力于倡导科技治霾、科学治霾,《科技治霾,何须“等风来”》《大家谈治霾:让绿色技术加快应用》等报道,除了对科学治理方式进行探讨,还将视角延伸到行业政策、标准制定、企业清洁生产实践等领域,不断拓宽自己的媒体视野。

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马永亮告诉《中国科学报》,当前灰霾出现的天数、平均浓度和峰值浓度均有所下降,但短时间内消除灰霾的可能性仍比较小,因此需要继续以排放清单推进科学减排。在此阶段,媒体应当理性看待灰霾危害,引导科学治霾。

专家点评

媒体报道灰霾的视角应更广泛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目前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复杂的环境问题,而大气污染是我国当前最为突出和备受关注的问题。大气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是多因素、多层次交互作用的结果。从大气细颗粒污染关键毒性组分的识别鉴定到污染的人体暴露评价,从污染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生物效应的体外测试方法直至污染诱发机体损伤所致健康结局的解析与预测,大气细颗粒污染的毒理与健康影响研究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研究方面,已有证据表明长期暴露于大气污染物中会增加肿瘤的风险,但大气中的毒性组分非常复杂。除了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其他一些大气污染物如石英晶体、长寿命自由基(EPFRs)等正不断被发现和关注,然而目前针对这类新型大气污染物的精准定性和定量分析仍有待攻关。整体看,如何精准甄别大气中各种已知和未知毒性组分并量化其暴露水平是当前阐明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效应的关键,大气污染的毒理学机制及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也亟待开展。

媒体报道方面,由于针对灰霾健康效应的多项研究正在进行,尚未形成定论,所以希望新闻报道能够全面介绍研究进展,引导大众科学和社会舆论的正确认识。另外,对比国内外灰霾相关报道发现,国外的报道视角较为广泛,除了关注大气污染本身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还关注灰霾与工业、灰霾与农业、灰霾与妇女儿童、灰霾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丰富生动且包含关爱地球的责任,是值得我国新闻从业者学习借鉴的。

(本报见习记者卜叶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9-01-01 第19版 深度)